课堂评价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等。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比例较大,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可以很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评判视角强加给学生,但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教师应当着力引领学生开展肯定性评价,挖掘自身及同伴的亮点,审慎地评判缺点和不足,从而激发、促动和维护学生学习与评判的积极欲望。多样性的评价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审题、解题、论述、问答、验证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以淡化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评判,而突出对学习过程的正面推动作用。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体现在交互个体的变化上,不仅仅是生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学生个体与小组之间、小组与整个集体之间都可以展开评价活动。 当学习过程中出现多种解题方法时,正是开展自评与互评的好时机。面对大家林林总总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一些学生面对自己片面的答案,会说“我的答案还不够全面,当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他的想法比我的更细致、完善”等,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方法,迎头赶上。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这样学生会将其他小组的成果与本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互评的环节,数学课堂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活跃。 三、重视评价内容的艺术性 进行课堂评价必然涉及课堂语言的使用,初中学生的心理个性不尽相同,教师不恰当的评价用语很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尽量运用正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肯定与鼓励。具有正能量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股重要的学习动力,特别是对探究性较强的知识,教师艺术性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增效。比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一个学生每一个点都找得很准确,但在连线的过程中却用了直线连接。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先肯定了其学习态度,称赞他每一个点都找得很用心很准确,再婉转地提醒他注意细节,绘图时应该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保持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与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课堂评价运用是否得当密不可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能力,促进教学增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