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企业员工心理和谐状况调查分析与调适(2)

时间:2014-02-13 17:2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建民 点击:
(一)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从近三年员工健康查体情况来看(见图1),高脂血症、空腹血糖、高血压、乙肝病毒携带、肥胖症等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和抗○及类风湿因子异常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抗○及类风湿因子异常情况,2

  (一)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从近三年员工健康查体情况来看(见图1),高脂血症、空腹血糖、高血压、乙肝病毒携带、肥胖症等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和抗“○”及类风湿因子异常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抗“○”及类风湿因子异常情况,2009年抗“○”及类风湿因子异常人数占员工总数6.4%,同比增长了2.5%,占一线员工总数的28%,其中一线员工有55人连续三年抗“○”因子连续异常,有4人患有股骨坏死疾病,这说明企业环境对企业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尽管轻度脂肪肝和关节炎患病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员工普遍对此表示担忧和关切。

  (二)员工心理和谐状况

  从“当前你的心理状况总体评价”调查情况来看,认为“和谐”的员工占32.18%,认为“基本和谐”的员工占42.11%,认为“不确定”的员工占16.05%,认为“不和谐”的员工占9.66%。总体上看,员工认为心理“和谐”、“基本和谐”的占74.29%,表明企业员工心理和谐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心理和谐仍处于主导地位。但还有25.71%的员工处于“基本和谐”和“不确定”之间仍未达到“基本和谐”以上的程度,其中有9.66%的员工心理不和谐。必须正视员工不和谐心理的存在,及时发现和解决好员工心理不和谐的问题。

  (三)员工心理不和谐的表现

  1.员工个体不适应的心理表现。针对“影响员工心理的个体表现”调查显示,认为“身体状况不佳”的员工占52.49%,认为“情绪波动大”的员工占57.09%,认为“压力大,身心疲惫”的员工占70.5%。这些个体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程度、情绪稳定状况、面对压力的不适应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

  2.与企业组织不适应的表现。从对“影响员工心理的与组织不适应的表现”调查来看,有72.41%的员工认为“薪酬、待遇不平衡”,52.87%的员工认为“职业发展渺茫”,36.4%的员工认为“工作不被单位认可”,19.54%的员工认为“企业效益好,有依靠,无所谓”,67.82%的员工认为“有安全感,但存在顾虑”,32.18%的员工认为“享受不到‘主人翁’的权利,工作乏味,了无情趣”。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和谐发展,也会影响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

  3.与社会环境不适应的表现。从对“影响员工心理的与社会环境不适应的表现”调查来看,认为“人际关系复杂、紧张”的员工占67.05%,认为“生活琐事困扰”的员工占64.37%,认为“工作环境较差”的员工占46.36%,认为“适应能力低”的员工占17.24%认为,认为“受生活事件影响”的员工占12.75%。这说明员工对当前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问题缺乏一定的适应性。

  员工心理和谐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因素的影响

  1.身体因素。主要表现是身体状况不佳或不适。一是由生理失调引发的个体各个方面的不良反映,常常伴随着一些躯体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头疼恶心、心动过速等症状。二是因患高血压、脂肪肝、关节炎、抗“○”及类风湿因子异常等病症,引发担忧、焦虑、抑郁、不安等躯体症状。

  2.情绪因素。主要表现是日常情绪波动大。情绪往往代表着人的喜怒哀乐,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充分展示人的心理是否愉悦。有周期性消极情绪的人,自我稳定控制能力低下,经常出现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以及烦躁、懒惰、悲观等不良现象,易引发心理问题。

  3.压力因素。主要来源于思想压力、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在现实生活中,持续性的思想压力得不到舒缓,会让人的精神疲劳;繁重的工作压力得不到释放,会使人身心疲惫;繁琐而复杂的生活压力不能及时理顺和平衡,会让人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缓解、控制和消除压力,就会导致人的内在心理无法协调统一,精神压抑,工作生活了无兴趣,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导致心理不和谐。

  (二)组织因素的影响

  1.失衡心理因素。主要表现是薪酬和待遇问题。薪酬、待遇对员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保障、激励上,这是员工最关心的利益。尤其是企业员工反映突出,一方面因企业政策导致的“同工不同酬”现象仍不能为大多数企业员工所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享受的政治待遇与正式员工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420多名企业员工中仅有一名是共产党员,致使员工产生不满足和不平衡的心理。

  2.倦怠心理因素。主要表现是个人职业发展问题。从调研和座谈情况来看,员工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感受、矛盾和困境主要有:一是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或兴趣矛盾,与员工原有的价值观念形成了落差,致使职业不被认同,让员工感到焦躁不安。二是成就感缺乏,事业有成是员工人生中的一个核心的层面,如果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往往让员工找不到工作的价值感,看不到职业进步或上升的空间和希望,从而在工作上不思进取。

  3.自大心理因素。主要表现是过分的夸大自我。究其原因:一是把权利和成绩理想化,过分夸大自己行使的权利,过高估计自身成绩,用理想中的标准来衡量现实生活中的权利和成绩,对自己已获得的民主权利和企业认可的成绩视而不见,造成理想期望与现实状况矛盾;二是过分高估自身技术、能力和水平,有高就的欲望和愿望而不能实现,造成心理不平衡;三是不满足于现状,认为自身能力和智慧得不到认可和肯定,既想凭自身技术和实力调走或离职他就,又对自己没有信心,瞻前顾后,缺乏激情和动力,导致心理不和谐。

  4.依赖心理因素。主要表现是满足于企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承受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存在着依赖企业、依赖上级的思想,总认为“只要企业效益好,自己干什么都无所谓”,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对工作缺乏进取心,导致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责任意识降低,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5.惧安心理因素。主要表现是对自身安全仍存顾虑。这不仅是员工的安全期望,也对企业保障员工人身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石化企业工作的员工表现尤为突出,每次出海时都处于复杂的安全紧张状态,做事需要小心翼翼;下平台后还需采取各种形式无规则地进行精神释放,很难让自身精神和心理趋于平衡。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1.人际关系因素。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上。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友情关系以及熟人关系等适应问题无时不在影响着员工的心理,是影响员工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员工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表现在:工作上同事之间的争斗、上下级之间的压力与对抗,繁多的家庭琐事及家庭危机,不经意间发生的同学、同事及邻里摩擦、误会或打架斗殴等。如果员工与经常接触的人不能协调好关系,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无助、苦恼、郁闷、自卑等不良心态,导致负面情绪。

  2.生活事件因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琐事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诸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生活事件无论大小、轻重急缓,时刻都在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员工心理和谐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旦被生活琐事缠身,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严重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太多,员工的躯体和心理状况就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和情绪,甚至波及到他人。

  3.工作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员工对所处工作环境的相对认知程度和需求上。工作场所是员工在实际生活中最为具体、直接的社会环境,好的工作环境会让人心情舒畅,差的环境如设备简陋、存在安全隐患、噪音污染、油气污染等有可能使员工失去安全感,产生厌恶、抵触、恐惧等复杂的心理和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极易导致心理不和谐。

  员工心理和谐调适策略

  (一)坚定理想,以信念引领员工实现心理和谐

  重视和加强员工心理和谐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员工坚定理想和信念,以员工心理和谐促进员工行为和谐。

  1.以信念引领心理和谐。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多样化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容易使人浮躁、迷失方向。员工只有切实加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认知能力、社会洞察力和政治辨别力,才能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消除思想和行动上的困惑,不被眼前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和谐心理。

  2.以信念承载心理和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始于信念的缺失,进而心理失衡,在关键时刻辨不清方向,立场不坚定,甚至断送自己的前程。因此,员工只有坚守正确的信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用信念和社会规范来鞭策自己,约束自己,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保持优秀的本色。

  3.以信念推动心理和谐。信念是推动员工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拥有正确的信念也就拥有了永久不懈的斗志、百折不挠的韧性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够满怀激情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在当前实现“企业大调整,公司大发展”的新时期,员工只有坚定正确的信念,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作用,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注重引导,通过自我调节实现员工心理和谐

  自我调节是员工认清自我,发展自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自然平和的和谐心理,坦然面对生活,平静地迎接各种挑战的有效途径,是员工心理和谐之源。维护和促进员工心理和谐,必须时刻注重自我调节。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