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管薪酬与管理权力 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至于如何降低代理成本则形成了两种意见:最优薪酬契约论与管理权力论。管理权力即管理层按照自身意愿决策公司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一般是在公司内部治理出现漏洞、外部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时,管理层表现出超过其特定控制权范围的影响力。管理权力更加侧重于代理问题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解释高管薪酬、薪酬业绩敏感性、股权激励以及薪酬结构的重要变量。 Crystal较早提出管理层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优势与股东讨价还价使得自己的薪酬最大化的观点,Otten(2008)以17个国家451个公司的薪酬合约为样本,表明管理层会利用手中权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熊风华和彭珏(2012)研究了管理权力与薪酬激励之间的关系,发现管理权力越大薪酬水平越高,吕长江等(2008)、权小锋等(2010)也得出类似结论;卢锐(2008)研究了管理权力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表明管理权力与高管薪酬正相关,并且高管薪酬与盈利业绩敏感度高,与亏损业绩敏感度低。同时也有研究指出高管薪酬水平更多是取决于经理人的外部聘任与个人能力,管理权力只是个人能力的外在表现(Murphy,2002),为验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管理权力对高管薪酬的具体影响,本文提出: 假设2: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管理权力是正相关关系。 假设3: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管理权力越大,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 综合以上三种假设,高管薪酬是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管理权力会提高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薪酬业绩敏感性表示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强弱。1[2][3]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剔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的公司,有效样本共计177个。本文所指农业是按证监会的行业标准划定,包含农林牧渔业,所用数据主要来自Wind数据库以及部分财经网站(巨潮资讯、网易财经财报大全)。 (二)变量选择 1.高管薪酬 在薪酬契约中,管理层的薪酬一般包括货币薪酬、股权激励以及以在职消费为主的福利,考虑到我国股权激励实施较晚且样本较少以及在职消费的隐性,因此本文只研究货币薪酬,并以年报中披露的“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人员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为高管薪酬变量值。 2.管理权力 Finkelstein(1992)根据管理权力的来源将其分为所有权权力、组织权力、专家权力以及声望权力。前两种权力的影响更为直接,数据更易获取,并参考高文亮等(2012)关于衡量高管权力的综述,所有权权力用组织形式和股权集中度来衡量,组织权力则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以及监事会规模来反映。 3.公司业绩 本文参考其他学者(熊风华、彭珏,2012;高文亮、陈镜宇,2012)的做法,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公司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其他变量主要是已有文献公认的影响薪酬的控制变量,比如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地区、年度等,详细说明见表1。 (三)模型设计
本文构建模型(1)以检验假设1和假设2,通过此模型分析公司业绩(净资产收益率ROE)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以及组织形式、股权集中度、两职状态、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这些反应权力的变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