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网络传播的交互证实平台 今天,我们步入了一个基于无线移动传播技术为主导,以个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传播为特征的新传播时代。微博、微信随时随地的信息推送致使年轻一代远离报刊。甚至,网上的流言开始操控社会舆论,给传统的舆论阵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署局合并后,一方面促进了不同媒介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同属传统媒体的新闻出版业和广电行业也要在内容生产方面强化共同的“舆论场”,与新媒体的“舆论场”形成正面竞争,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价值判断进行交互证实。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业务范围为例,与广电结合以后,不仅要在伴随式收听、收看的受众需求上做文章,完善视听兼具的移动阅读方式,而且要在网络化的传播中以机关报为阵地,汇聚广电行业的资源,建设多样化的内容平台。 第一,证实网络的不实传言。如今,网络为每个人都提供了进入公众领域的渠道,但经常因为过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必要的监督审查,造成不实传言的泛滥。作为局、署机关报,在信息源的丰富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对传言进行干预,减少虚假信息的社会危害。事实证明,证实的速度越快,公开的程度越高,传言生存的空间就越小。比如,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10分钟内,有关地震的谣言四处传播。到18分钟时,新华社发布准确信息后,谣言逐渐停止。可见,在危机环境中,主流媒体的证实往往能够起到化险为夷的作用。[5] 第二,践行媒体的社会担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从“表哥”到“房叔”,在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的10大事件中,5件与网络举报有关,甚至不乏实名举报者。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等主流商业网站也曾同步推出过网络举报监督专区,鼓励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者。作为行业机关报,也理应倡导负责任、有担当的行业行为,维护社会正义。 第三,公正报道媒介事件。马克思曾言,报纸是对社会真相的再现,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昨天的错误可以通过今天的报道加以纠正,今天的报道可以通过明天的补充加以完善。同理,在媒体报道中,我们不可能要求记者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洞察每一个细(下转第25页)(上接第17页)节,丝毫不差地呈现新闻事件。那么,在新闻的后方,机关报有义务追踪媒体动态,完善报道细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跟进,呈现事实全貌,展示多方观点,辅助广电系统完成公正客观的报道。 第四,积极反映名人轶事。广电行业易出名人,也因为名主持人、名记者而引发受众的关注。作为广电的延伸,机关报聚焦名人轶事,是增加内容吸引力、增强版面活力的一种方式,要用鲜活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符合现代审美,迎合读者心态。但也应该注意,在行业机关报的属地,对名人轶事的报道应该是积极的、乐观的,是展示行业风采、树立行业形象的,而非八卦小报只为博取眼球。 为回应网络内容的冲击,中央电视台率先推出了消费证实类节目《是真的吗》,揭示存疑商品的真实面目。当下,广电领域又陆续开办了一系列以正视听的节目,如央视的《真相调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求证》,旨在还原网络热点的事实真相,引导去伪存真的社会风尚。与此同时,我国的出版产业也面临着网络化的挑战,向新兴业态转型已是箭在弦上。作为局、署机关报,如何借力大部制改革,打造出版与广电的共同体,这是今天议论的话题,也是此后发展的方向,是今天《中国新闻出版报》的现实沿革,也在为未来的媒介景观勾勒重要的一笔。 基金项目:《电视与新媒体和谐共舞》,高晓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战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gxh0906)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培杰.如何打造原创节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2]程军祥.新闻造假探析[J].新闻知识,2009(7). [3]国际台第90家海外分台开播对外传播语种增至64种[EB/OL].国际在线,http://gb.cri.cn/43005/2013/05/15/114s4116167.htm. [4]胡占凡.整合优势资源,使全球华语媒体的传播力遍布世界[R].在第三届海外华语电视媒体协作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2-11-15. [5]田李.网络传言对社会政治影响综述[N].政治法律,2012-12-13. [6]刘建华.大部制改革与创新型传媒[J].中国出版,2013(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