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十一月——难忘当年北京的冬贮大白菜(2)

时间:2014-02-08 14:4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武凌君 点击:
几天来,从郊区开向市内的装满秋菜的汽车、马车、小平车、自行车、三轮车等,川流不息,将一车车的大白菜从农村运到城市,供各单位、各户赶在霜冻之前收好贮好。 四、1982年:陈云对大白菜过冬提出意见 每年入冬前

 
  几天来,从郊区开向市内的装满秋菜的汽车、马车、小平车、自行车、三轮车等,川流不息,将一车车的大白菜从农村运到城市,供各单位、各户赶在霜冻之前收好贮好。
 
  四、1982年:陈云对大白菜过冬提出意见
 
  每年入冬前,老百姓有没有买上大白菜,贮菜的数量够不够,不仅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更是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特别关心。
 
  1982年10月,在大白菜即将集中上市之际,陈云对秘书谈话指出:往年这个时候,北京、天津常发生冬储菜烂菜的现象,今年要早抓,要赶在寒流到来之前把菜卖到老百姓手里,卖不掉的要采取措施保温。在10月25日写给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信中,陈云强调说:“北京、天津烂菜问题是一个多次发生过的事情。霜降已过,十一月八日‘立冬’,今年必须避免烂菜。因此,生产、流通、消费这三个环节必须立即组织好。因为菜‘烂与不烂’,只有几个小时的关键时刻。大白菜是北京市民当家菜类,因此必须安排在前。”
 
  北京市委、市政府于10月26日下午召开动员大会,传达陈云关于做好冬贮大白菜工作的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结合“五讲四美活动月”的开展,把大白菜的收贮运销工作做好。大会强调,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把这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抓好,注意做好防冻工作,努力做到不烂菜:产菜社队要适时砍菜,并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加工整修,晾晒三整天;商业部门要大力开展五好竞赛,尤其是要严格执行物价政策、搞好市容卫生,对违反物价政策的,一定要严肃处理;交通、运输、公安、市容、环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机关、企事业、街道及广大居民要广泛参与。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1982年的冬贮白菜供应工作呈现出“好中求快”、“人菜两不冻”的特点。11月1日,冬贮大白菜开始集中上市,至9日全市就有90%以上的居民买到了冬贮白菜。13日,冬贮白菜供应工作胜利结束,全市冬贮白菜总上市量为6.8亿斤,其中供应居民4亿斤。
 
  五、1989年:“为国家分忧,为菜农解难”
 
  “多了不得了,少了了不得,不多不少很难得”,说的是每年冬贮白菜供应工作的困难处境。为做好“当家菜”的供应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煞费苦心,年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年年在各个环节做足准备,还是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1989年,北京地区的大白菜喜获大丰收,总产量超过6亿公斤。冬贮白菜上市前,北京市秋菜指挥部如期成立,交通运输部门抽出2000多人到产地,现场协调车辆,商业部门投入2.1万多人,设摊点2000多处,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11月1日,一年一度的冬贮白菜供应工作拉开序幕。连日来,满载大白菜的卡车源源不断地从京郊驶入京城,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绿油油的菜堆。可是,由于产量大,群众缺少贮存场所,以及一些群众认为买菜贮存与后期现吃现买成本差不多等原因,这一年的大白菜供应环节出现了滞销情况。
 
  一垛垛白菜码放在马路边,看着就令人揪心。已是立冬时令,万一寒流来袭,就会冻伤,太阳出来再一晒,一棵棵水灵灵的、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就要烂在街头,着实令人心痛。大白菜卖不出去,受损失的是菜农的利益和积极性。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市政府反复动员机关、团体等集体伙食单位和居民多存贮一些大白菜。各单位和居民响应号召,积极购买贮存大白菜,一些原本计划少贮存或不贮存大白菜的单位也多买、多贮大白菜,用实际行动表示对农民、对市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使销售情况明显好转。
 
  机关单位和居民竞相购贮大白菜,京城街头出现了一幕幕“为国家分忧,为菜农解难”的动人场面。市属各局组织人力、车辆到菜店购菜,将市府大楼门前小山似的菜堆越搬越小。11月8日,市二商局带头买了2.1万公斤,市劳动局买了1.5万公斤,市府大楼管理局买了8500公斤。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也动员驻区单位多存、快存、存好冬贮大白菜。至8日,前宣武区有320个单位多购菜400万公斤,西城区多购370多万公斤。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冬贮白菜工作于11月15日胜利结束,全市调菜共3.8亿公斤,销售3.4亿公斤,分别比原计划增长16%和13%。
 
  这一年之后,大白菜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爱国菜”。
 
  六、告别“当家菜”、“政治菜”
 
  1994年11月,一则外电以《沧桑变化大白菜》为题报道说:“曾经长期占领中国北方冬季餐桌的大白菜,在迅速富裕起来的北京再也不能称王称霸了。最近几年,11月1日每年传统的大白菜供应日再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这则外电以其特有的职业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大白菜地位随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的重要变化,即大白菜的“当家菜”地位已大不如前了。
 
  1985年,北京的蔬菜市场初步放开,蔬菜不再全部实行统购包销。1986年,北京市制订“稳定提高近郊,大力发展远郊,充分利用外埠优势”的蔬菜生产方针。同年,北京市决定引进生产外国蔬菜。1988年,“菜篮子”工程实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京城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富足了,做到旺季不烂,淡季不淡,四季常绿。与此相适应的是,大白菜在京城百姓冬季餐桌的份额逐年下降:80年代还占90%,1990年占60%,1994年占30%,1996年则顶多能到20%。大白菜逐渐退出“当家菜”的地位,在许多百姓生活中不再是不可替代了。
 
  大白菜既是“政治菜”、“当家菜”,又是不折不扣的“镇价菜”。20世纪90年代前,大白菜的零售价格很少变化,为的是稳定首都的菜价。1985年北京蔬菜价格开始放开,1992年蔬菜价格全面放开,唯一没动的是大白菜的价格。对于“镇价菜”的价格改革,北京市采取了积极慎重、循序渐进的方针。1993年,实行指令性调市与计划外部分自由上市的“双轨制”;1994年,放开全部近郊菜,只负责大兴等四个远郊调市县的购销工作;1995年,实行市场零售价“指导价”,取消近郊部分的财政补贴。1997年,实行放开种植面积、放开购销价格的“两放开”政策,大白菜的产、供、销全面走上市场之路。从这一年起,北京人开始告别集中购贮大白菜的日子。
 
  从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菜”到市场经济下的“商品菜”,一部冬贮大白菜“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的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努力,反映的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巨大提升。如今,集中购贮大白菜的日子已日渐远去,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北京人,对冬贮大白菜的那些事儿仍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因为这不仅仅是那一代人共同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其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浓浓的爱、暖暖的情。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