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 人类在发明文字前就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当下中国对历史事件的叙述采取的是宏大叙事的传统,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全面的。以北京为例,如果只有宏观大叙事框架下的历史记忆,那么这座古都的发展历程中将失去许多自身独有的城市记忆。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正在逐渐消失的老城墙、四合院、传统手工艺等。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只能记录下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无法了解其丰富的历史细节,深化和抓住历史真相和本质,有时甚至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市民一直占据着绝大多数人口,这些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是北京这个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口述档案可以改善和充实档案馆馆藏 在中国的档案部门,特别是一些综合性档案馆所保存的大多是文书档案,其内容多局限在党政机关的工作记录,长期以来形成了各级档案部门馆藏结构单一的局面。加强口述档案工作,可以不断充实和丰富馆藏内容,从而适应社会多方面的档案利用需求,使档案部门真正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 (四)档案部门应重视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纵观美国口述史的发展,档案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口述史一直作为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史料的方法,在美国,一些档案馆已经成为口述史的重要研究和保管机构。近几年,国内口述史研究的兴起与重视,对中国档案部门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档案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口述档案的组织管理、收集、保管和研究利用。 1.建立专门的口述史协会或中心,加强对口述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美国的口述历史协会成立于1967年,至今已有46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口述史研究机构,而在档案部门更是凤毛麟角。成立全国统一的口述史专门机构,加强对口述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使口述档案工作结合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为保存城市记忆发挥作用。 2.制定符合中国档案部门的口述档案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口述史有着一套从搜集、记录、编辑、保管到利用严格的学术规范和评价准则。这方面美国口述史同行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中国档案部门应尽快制定符合本国国情与行业特色的口述档案行业规范,使口述档案在研究方法、制定流程、指导实践、保管利用等方面有章可循。 3.加强与其他领域和学科在口述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口述史在中国目前主要活跃在历史学界,而档案部门与历史学界在开展口述档案方面鲜有合作。口述档案的内容几乎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国,跨学科间的口述史交流与合作非常普遍。档案部门应加强与历史界及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举办会议、研讨、出版刊物等方式,加强彼此间交流,借助各自行业优势,提高口述档案的研究成果价值。 4.重视对口述档案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档案部门在做好口述档案的资料收集、录制整理、妥善保管的同时,不应将其束之高阁,而应加强对口述档案成果的开发利用。可以采取编辑出书、举办专题展览、在报刊开辟口述专栏、与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开展口述档案栏目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扩大社会宣传,提高公众的关注度。 口述档案在传统的以文字写史的档案主流外,成功开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尽管口述档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其以多元化、民主化的特点,开辟了新的探索历史的空间,其与官方的历史文献一起互补长短,使我们的历史更加生动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张惠萍.新加坡口述档案及对中国的启示[J].兰台世界,2010.(8) [2]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中国出版社,2006 [3]黄迎风.美国口述史出访总结[J].北京党史,2012.(8) [4]王景高.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2008.(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