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强对应急资源储备的统一协调和规划,构建网格化的资源储备格局,实现储备模式由点到面、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目前我国应急物资的储备实行的是垂直管理的结构,分灾种、分部门进行物资储备管理。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应急物资储备的网络体系,该体系包括10个中央级应急物资储备库、31个省级储备库、251个地级储备库和1079个县级储备库,此外还包括公安、消防、农业、水利、地震等部门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库。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的应急物资储备归不同部门管理,缺乏统一整合和协调机制,联动难以形成合力。应急储备的物资种类过于单一,布局不尽合理,造成物资重复储备与覆盖盲区并存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成为各方参与应急联动的掣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统一规划,按照网格化的原则优化储备布局,实现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部门行业储备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互通,避免重复浪费。进一步明确各主体的储备责任,规范储备制度和相关法规,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注重更高层面上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完善跨部门的储备物资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储备物资目录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应急物资的储存、动用和补充程序,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总之,完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实现先“联”后“动”的有序整合,必须首先从政策和制度入手,明确各方联动的基本原则,并以法规和预案的形式将规则加以细化,探索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资源配置模式。在此基础上,各主体应高效有序地参与应急管理活动,全面提升合成应急与协同应急能力。 注释 ①吴晓涛:《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的内涵与构建条件》,《管理学刊》2011年第1期。②佘廉、蒋珩:《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体系亟待建设》,《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③唐伟勤:《我国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模式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④龙珂、邹光南、董坤:《灾害应急通讯体制研究》,《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第17期。⑤程欢:《长沙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1—33页。⑥葛春景、王霞、关贤军:《应对城市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资源联动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⑦胡印斌:《污染信息上报阻滞的根源在哪里》,《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8日。⑧钟开斌:《危机决策:一个基于信息流的分析框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⑨吕志奎、朱正威:《美国州际区域应急管理协作:经验及其借鉴》,《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⑩刘亚娜、罗希:《日本应急管理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以“3.11地震”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