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报章语言规范、标准是《文汇报》《新民晚报》的外需与内需
电子媒体时代与数字时代,提高国人语言能力,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是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求与急务。作家王蒙认为,现在,我们要坚持深度阅读,坚持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和悟性,应坚持语言文字的艺术。《文汇报》《新民晚报》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丰足,实力强,是当然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的标兵与榜样。如是,《文汇报》《新民晚报》当“尽精其器、尽善其事”,报人要主动、本能地丰富学养,并殚精竭虑地提高写、编、校的能力。2012年,绍兴文理学院屠老师在浙江省16所高校2000名大一新生中开展的“中学语文能力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中学生的汉语文字能力实际水平偏低,书面表达能力得分在60分以上的占54.2%,80分以上的为4.4%,平均分只有58.3分。该调查表明,有52.25%的大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太满意”或“不满意”,61.28%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不太满意”或“不满意”,28.26%的人认为中学阶段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不太重视”甚至“很不重视”;只有9%的语文教师常在课堂上抽查学生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每天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只有1至2小时,不太喜欢或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比例达38.91%②。基于职业及其惯性,笔者长期阅读《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大报的文章发现,现在一字不易的文稿不多。因而,编辑、校对当认真审读、修改各种稿件,应不信、不迷信任何人;对长、短文稿和名家文稿等要一视同仁地处理,不能大意、疏忽。
《文汇报》《新民晚报》是读者的老师、文明的灯塔,她是传播现代文化与文明的高地,其导向性、示范性强。在新媒体用字不规范,社会用字环境混乱之时,《文汇报》《新民晚报》更要重视,并一以贯之地注意呈现汉语言之美,要着力让报纸的语言规范、完整、标准,编、校文稿应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力争“滴水不漏”。
3.《文汇报》《新民晚报》的科普当准确、科学
科普重要,科普是个好东西,它属科学发展的基础工作和长期性民生工程。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的科普不可或缺,科普当完善、壮大、加强。我们有关的近期目标是: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2001年,美国的此比例为17%),让包括科普在内的科学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并使科学文化发挥更大、更好地作用是文化大发展的指向与内涵,为此,“全国百强报纸”要发力、助推。最近,就一些政府高官、著名企业家、文体明星等公众人物参与“伪大师王林”之事,101位院士签名的公开信呼吁:知识界与各界人士团结起来,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做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播者!通过榜样力量,努力做科学与公众间的桥梁,为实现科学发展之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据现实及需求,全面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全国百强报纸”须再给力。同济大学发布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表明,京、沪、穗等城市属高投入、高产出的“欠可持续发展”城市①。推进绿色、低碳生产与生活,大力节能、降耗、控污是我国城市发展、社会进步长期、重要的任务。为此,《文汇报》《新民晚报》应做大、做强科普,助力提高上海文化品质和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求是》杂志载文指出:“在今日中国,各色装神弄鬼的反科学反理性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危害人民,危害社会,需要从源头上即从世界观上予以清理。”“坚持与宣传无神论,批判封建迷信思想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无神论的教育,也要从青少年抓起,及早进课堂、进教材,进青少年头脑。”《文汇报》《新民晚报》涉及科普的文章、信息较多,她们是科普的大平台与A角。有效传递科技知识和扩散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等,进而拉提国民科学素质,助力根除社会上的各种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②,两报要继续做好事。准确、科学是科普的要素与基础,也是达成科普的前提,实现科普与社会发展的愿景,两报当重视并基于细节提高、保证报章的科普质量。
(三)《文汇报》《新民晚报》拟设“更正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全国百强报纸”毫无差池、“洁白无暇”相当难,但是,这些报纸都须使自己的瑕疵率小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规定,并正视存在的问题,勇于、及时地更正。新华社曾发文强调:“勇于更正错误是媒体应有的操守,《纽约时报》12日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点。”2008年8月12日,《纽约时报》更正了48年前一篇评论文章中一处失误。1960年,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在百老汇“冬园”剧院再此演出,为此,《纽约时报》发了一篇评论,但弄错了一演员的名字。直到2008年7月,这名演员向《纽约时报》通告这处错误,该报才意识到失误。于是,《纽约时报》在12日的更正栏中承认,本报将“一名演员的名字说错。他名为乔治……而不是约翰逊”。同一天,该报还更正了与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约·麦凯恩有关的一个错误。《纽约时报》承认,麦凯恩越南战争期间曾是攻击机飞行员,而报纸过去10多年一直称他为“前战斗机飞行员”③。重细节、做好细节和大气、大肚、自信,以及虚怀若谷与自我优化、进步应是“全国百强报纸”的气派与作为。这样,《文汇报》《新民晚报》报社拟广泛收集受众对本报的意见、建议,其内部拟有警示、鞭策,意在完善报纸文化质量的揭短之专栏或内刊;基于责任和为读者服务,两报拟设“更正栏”,不定期的刊发更正资讯等(“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是美国最权威的书评媒介,它办刊态度特严肃。一旦发现某书评者与被评书作者有亲友或同事关系,它就会在下期发表“编者更正”、说明,以彰显刊物力避“裙带关系”之作,以免书评跑偏)。同时,《文汇报》《新民晚报》还要健全、硬化报务管理制度,偶力解决细节粗糙之疾是两报及发展的实务。
结语
《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全国百强报纸”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推手与窗口,文化上海、文化中国,这类报纸是主角。《文汇报》《新民晚报》等“百强报纸”是文化及发展的样本,其覆盖面宽、影响力强,“外溢”效应大。科学发展之时“百强报纸”及报人要有更大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应为文化大繁荣与社会前行多做实事。细节成就完美、细部决定品质,推动、实现文化大发展,促使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用美丽的文字、准确讯息润泽读者、提高读者和做“美丽文化”、中国文化的榜样乃“百强报纸”的本分与要务。完善细节、减少闪失、以质取胜,要化解内虚,即要全面提高报人的文化素养。保证两报的文化品质、保持其魅力,让她不负众望、实至名归,文编、校对和记者熟稔高中理、化、生知识是要件①②、是保障,是报纸发展的刚需。
《文汇报》《新民晚报》是民国时期创办的名报,是有品、有责的“强报”,均属高端、主流大报,她是读者的良师益友,在下从中获益较多。两报是“上海文化”的元素和上海符号,其文化品质当与上海的地位、名气相匹配。完善两报细节、提高大报文化质量属完善上海形象的一个具体而细微之事,所以,办报时时都要小题大做。责任是品质之保证、素质是品质的源泉,“对质量管理的仁慈就是对消费者残忍。”(“中国信用典范企业”格力电器名言)。一点一滴地掌控质量,才能保证两报的文化品质。目下,沪上“全国百强报纸”及报人“不能辜负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资源”(作家王安忆),应心在细节上,用恪尽职守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回应期望③,当用心、倾力使报社是质量优秀单位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单位。质言之,两报报人的责任心不能缺失,应视报纸如生命、将职业当事业,要刻苦学习并精耕细作,两报必须办好。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