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湖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心偏移的“一边倒”现象,湖北应该牢牢抓住武汉中心城区——一级城市的龙头作用,发挥其区位、交通、信息、科教、人才及工业产业基础齐备等方面比较优势,建成为中部崛起的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及产业孵化基地,以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信息、科教、旅游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基地,逐级形成对周边中型城市——二级城市、若干边远小型城镇——三级城区辐射的、立体交错的、散点分布的环形“商圈”。在武汉特大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光电高科技产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现代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发展空间,以健康的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发酵”、助推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因为,虚拟经济能够产生财富效应,能够体现资源、资产和实体经济的市场价值,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目前湖北虚拟经济发展不够,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匹配,如果能以武汉虚拟经济作为湖北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打造武汉大都市在全国中部的金融中心地位,就能在湖北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元共同体,促进湖北城镇化建设中虚拟与实体经济共生系统的“进化”。
2.二级城区、三级城镇分类错层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
湖北作为全国商品粮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基地,具备追赶型经济的“后发优势”。在黄石和鄂州,可以利用其依托邻近武汉、沿长江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区位及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与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产业对接、互补,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金属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专用机械及港口物流业。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可以发挥其连接武汉、宜昌、襄樊“金三角”的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为优势粮、棉、油、畜牧、水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工业、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汽车零部件、医药、专用机械和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在咸宁和黄冈可以发挥其区域比较优势,建立绿色农、林、水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轻纺、机电、中医药等生产基地,以及面向武汉市及城市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优势仍在农业基础,选准各地县重点乡镇,以先进制造业为突破口,专注于城镇乡村的绿色农业、绿色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依托农业资源,依靠高新技术,实现节能降耗、高效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加快粮食加工转化为解决农村地区卖粮难、实现粮食增值的重要途径,培育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加工大省的跨越,实施“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实现农村经济与工业经济共生协调发展,形成我省第一、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三、借鉴天津“三区联动”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城镇化建设必然出现农民“三种方式”转变,即生产方式、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镇转化的变革过程。农民的生产方式由分散的、传统的农耕方式向集成式、科学的农业园区变革;再由规模化农业园区向先进制造业主导的规模化工业园区衔接、渗透和转型;居住方式由散居的乡村转变为群居的现代城镇社区;生活方式转变伴随着消费形态的转变: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生存型、温饱型经济形态转化为居民发展型、休闲娱乐享受型消费经济形态。基于这种变革的普遍性,湖北省城镇化建设有必要借鉴先行先试的天津经验,走出有特色的追赶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
1.天津市“三区联动”统筹发展模式
“三区”联动指的是“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居住社区”三区,以农业园区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宗旨,推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联动、和谐发展的统筹兼顾、共生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选取大、中型城市辐射下的小型城镇为支点,是实现湖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小型城镇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点,是农村第三产业的集散地,发挥着节约土地、改造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地区自下而上城市化的作用。
“居住社区”是为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大后方”生活基地,以此基地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多元行业共生和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如社区交通、通讯、创业、文化、教育、科研、技术咨询、休闲、医疗、卫生保健、娱乐、体育、商业百货、金融保险、住房等消费居住一体的居民公共服务区间。发展小型城镇“农业园区”是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承担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建设“工业园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农业富余流动人口劳动力转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力支撑。
“三区联动”的实质是把各自承担不同社会职能的“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相互结合,集结成新的共生系统,并将新的大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延伸,它是协调发展、共生理论的完美应用,值得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借鉴和学习。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