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是整个中学阶段文言文阅读的基础部分,是学生积累各类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缓慢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的初始阶段。因此,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根据以上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重视积累,从而理解课文。可是,在实际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一部分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致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出现了偏差,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下面我就来说说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一定要重视对文言文的朗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比较重视对课文的朗读的。古时的私塾教学中,先生对童子知识的传授,开始是一句一句地教读课文的,后来随着童子知识的增长,先生也不忘带着童子反反复复地诵读课文,先生自己也经常摇头晃脑的范读。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此有很详细的描述,“先生自己也念书”“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建国以后,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朗读坚持得很好,学校里的读书声也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是后来随着课程的改革,教育的发展,有一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逐渐不太重视对古文的诵读了。他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把文章逐字逐句的拆解开,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或者以文章为基础,设计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埋头于题山题海中。
那么为什么要注重对文言文的朗读呢?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得好,“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理自见得”“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多读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说,多读对写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一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古文的背诵是有要求的,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篇目。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要把诵读和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诵读的时候,弄懂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让学生增强语感,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利于背诵。我们有些老师认为,如果学生对课文理解不了,先死记硬背下来,也是不错的方法。殊不知,这样下去,学生不但背不了课文,反而会降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一定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疏通字词和理解句式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对这些字词进行讲解。但是,对这些字词的讲解,不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理解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而我们有的老师,把学生对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作为学习文章的目标,这样的做法在高中阶段是可行的,但在初中阶段就本末倒置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口吐莲花,而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学生不但对这些词语理解不了,反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反感,继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以对这些字词进行归纳、梳理,一方面对初中阶段的相关内容进行小结,另一方面也可以应对中考。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困惑的阶段,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理解文言文本的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积累丰富的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