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设计(2)

时间:2014-01-13 16:4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伯飞 点击:
(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指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或课堂教学中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它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用于解答
 
  (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指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或课堂教学中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它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用于解答“是什么”的问题,对于陈述性知识,学习重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对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系统性。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用产生式系统来表征。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知识学习的机械化,由于课堂教学的时空及教学环境的限制,仅依赖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策略性知识是在实践环境下解决问题方法的宏观思考,即学习者的认知策略,需要真实学习情景或虚拟化程度较高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这三类知识的构建,要求不同的混合学习条件、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在混合学习实施之前认真分析课程内容,详细的划分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3)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也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规格。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定向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反馈、调控作用。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目标要适度、恰当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4)教学环境构建。教学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知道如何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学环境分为课堂教学环境、实验室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和社会实践环境。根据《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本课程的教学环境设计应考虑学习任务、相关教学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和协作工具等要素。
 
  (5)教学活动设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网络教学活动虽然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自主性,但又缺乏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可控性。在混合式教学中应注意二者的互补性,进行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课程的基本学习活动模型包括四种学习空间: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实验室学习及社会实践。课堂学习包括教学的教学演示、知识讲授、问题总结和组织学生讨论四种教学活动方式。网络学习包括网络交流、作业提交、问题探究、资料下载与共享、学习任务布置等教学活动。实验室学习包括实践操作、作品创作、小组协作和个别指导几个基本教学活动。社会实践包括问题反馈、环境适应、能力培训、实习教师指导和经验总结几个活动。
 
  4教学评价
 
  评价的基本内容为:知识评价、技能评价、能力评价。按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知识评价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几个层次。按照学生对所学技能的内化程度将技能评价分为指导性操作、机械操作、熟练操作和综合应用几个层次。学生能力评价分为限制情景下问题解决能力、真实情景下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三者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知识30%、技能30%、能力40%。
 
  参考文献:
 
  [1]SinghH.&ReedC.AWhitePaper:AchievingSuccesswithBlendedLearning[DB/OL].http:∥www.centra.com/download/whitepapers/blendedlearning.pdf.2001.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
 
  [3]韩立华,常樱,王玉梅.基于BlendedLearning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
 
  [4]刘志文.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2.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