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深蒂固的考试制度与学生英语水平的两极分化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数年了,但身处一线的教师仍能明显感到教育改革是“换汤不换药”。考试仍在不断进行,而且重视分数不重视能力。上级按分评下级,局长按分评校长,校长按分评教师。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更成为教师评职称的标准。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为了追求分数,只能“杀鸡取卵”,只重视分数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即学生的听、说、读的技能培训。 回顾人类历史,是先有口语,再有书面语的。人类在几十万年前从学会劳动的时候就开始说话,创造了语言。就人类学习语言来说,儿童从一、两岁开始咿呀学语,一般在六、七岁进入小学,才开始学习文学和书面语。不难看出,学习语言一般从听开始,然后进一步学习说,在进一步学习读和写,这是学习语言的自然顺序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因此在初一、初二应降低难度,与小学学习的英语衔接在一起。从听说开始,使口语成为教学的手段。我们可以参照儿童学习汉语的经验和方法,先口授若干课教给学生,学生口头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课之后,在用一段时间让学生看书,让学生认读。再让学生从头抄写这些课文,学习里面的字母、单词和句子。经过入门课对听说读写的训练后,就可以按听说读写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教学了。同时也避免了初一、初二时学生学习英语时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改革现有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以考试论英雄,而是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重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作用,采用建立学生档案的方法,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信心和学习进展情况,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多样化评价体系。这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全面评价,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不过,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经过了四、五年的英语学习后,尽管其它学科学得很好但英语只能达到三、四十分的水平,这说明英语的学习并不完全适应所有的学生。我们是否能借鉴国外一些学校在初、高中开设多种外语课程的做法,如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其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也为我国今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全体基础教育者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一定会实现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培养出一代高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