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改革尝试,主要经历了"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基础文化课教学,拓宽学生的职业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①等过程。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认识不清,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一直摇摆不定。事实上,明晰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2006年,有学者基于技术发展的视角率先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展开研究;随后,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已有文献,梳理出主要的研究内容与观点,思考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现有研究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一)文献数量 从文献数量来看,以"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为主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共检索到23篇文章,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分别为10篇和12篇,硕士论文1篇。具体来说,2006年,核心期刊2篇,非核心期刊2篇,共4篇;2007年,核心期刊2篇,非核心期刊1篇,共4篇;2008年,核心期刊1篇,非核心期刊1篇,硕士论文1篇,共3篇;2009年,非核心期刊1篇,共1篇;2010年,核心期刊2篇,非核心期刊1篇,共3篇;2011年,核心期刊1篇,非核心期刊3篇,共4篇;2012年,核心期刊2篇,非核心期刊3篇,共5篇。 (二)文献分布 从文献分布来看,23篇文章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共有22篇,占总数的96%。其中,近一半文章刊载在《教育与职业》(3篇)、《职教论坛》(3篇)、《职业技术教育》(2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篇)和《现代教育管理》(1篇)等职教界相对权威的刊物上。虽然研究成果并不十分丰富,但核心期刊所刊载的文献数量及分布情况却反映出了一定的研究质量。 (三)研究地区 从研究地区来看,23篇文献共分布在全国11个省和直辖市,其中,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所占比例达43.6%;另外,河南、甘肃分别占13.1%,辽宁占8.7%,河北、天津、贵州、重庆、广东各占4.3%。可见,有关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探讨已经引起了全国诸多省市学者们的关注,尤其以长三角地区为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网络,覆盖面较广。 (四)研究机构 从文章作者所在单位来看,有关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普通高校,如开设职业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与技术师范学院,占65.2%;另外,中高职院校占26.1%,各类职业教育研究院所占8.7%。可见,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已经受到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们的共同关注。 总体而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陆续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将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二、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学者们探讨的焦点。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社会本位""人本位"以及"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相结合"三种观点展开探讨。 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本位强调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通过培养的人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职业教育课程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有学者通过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历史发展,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沿着职业能力的复杂性这条轨迹发展的,准确描述并有效培养能够胜任复杂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是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使命,因此,培养复杂职业能力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②。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职业者,因此,"培养社会经济中适应性的职业者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③。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作风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