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家用文学来图解国家政策,地主和农民都成了一种类型化的符号。年轻作家则意图彻底摆脱政治的束缚,用新历史主义观念去建构一个新的历史阐释。但他们在解构正统土改叙事时,有些消解建立在一味的嘲讽上,历史在他们戏谑的叙述中失去了沉重感,这种矫枉过正的态度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历史叙说的全面和深入。土改早已远逝,历史的真相已无从得知,但多角度、多方位来架构历史叙事,这才是文学观照历史所应有的姿态。 参考文献: [1]侯光复.左传·哀公十二年[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86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 [3]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53. [4][5]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第一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24;25. 石燕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