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核心环节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实习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影响着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良性发展。因此,高校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全面、公正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做到量化与评比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制定怎样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呢?这实质上是评估学生实践能力高低标准的本体论问题。对此,学者们进行了诸多理论探讨。有学者勾勒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思想、实践内容、实施途径和成效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学者从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出发,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学者认为从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及正确处理和利用考核结果四个方面来贯穿整个社会实践的考核过程。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以期能够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提高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运用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在相关文献分析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制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重要度》调查问卷。 (二)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法,请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学生三类人对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打分,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因素的重要度打分平均值。 (三)第三阶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因素的权重,从而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结果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的确定 通过文献阅读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近三年社会实践资料的查阅,就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和社会实践主要形式进行信息收集,制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见表1。 评价体系依据社会实践的开展规律,从前期准备、中期活动、后期总结等方面分别设立了三个阶段的评价指标,分阶段的评价指标沿着社会实践活动的行程安排,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构造判断矩阵,计算不同调研对象得出指标权重 本研究首先统计问卷调查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和学生对于各个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意见;然后根据得分情况进行两两因素之间的比较,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