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本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我国大陆地区RA的患病率约为0.20%~0.40%,本病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1]。其关节的病理特点是滑膜炎,表现为滑膜炎症细胞浸润、增生,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2]。RA的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常见,同时可累积颈椎、颞颌关节等其他关节。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早期表现为滑膜的增生和渗出。当病变进入慢性期,滑膜变得肥厚,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血管翳机化后形成粘连,纤维组织增生,关节腔内形成广泛粘连,而使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形成纤维强直。由于关节内长期反复积液,组织水肿,关节炎症及软骨面破坏,产生疼痛,患者因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相当一部分患者因长期的关节制动等而发生关节挛缩[3]。关节囊及周围筋膜、肌腱、韧带粘连挛缩,加重关节间隙的狭窄。笔者在RA治疗中,使用针刀松解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针刀松解治疗RA机制
针刀治疗具有松解剥离粘连、疏通堵塞,祛除瘢痕、缓解痉挛的作用[4]。在RA发病过程中,使用针刀对肿胀疼痛关节的关节囊及滑囊切开松解,排出部分渗出液,降低病变关节内的压力,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关节的疼痛[5]。针刀对退变、变性、粘连、挛缩、钙化的关节囊及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松解剥离、疏通阻滞,可减缓关节的纤维性强直,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的畸形形态,使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RA急性期,针刀将关节囊松解,排出渗出液,降低关节内部的张力,减轻或消除患者关节疼痛。在RA发病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可依据电生理线路的理论[6],用针刀进行电生理线路的调节治疗,减轻或消除患者因关节病理变化引起的关节肿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以减缓或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和减少关节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破坏,改善和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
2针刀松解术治疗
2.1体位选择根据躯干和四肢治疗部位,可选择端坐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等患者舒适又便于施术者操作的体位。
2.2治疗点选择罹患关节髋、膝、肩、肘、踝、掌、指和腕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为治疗点;依据电生理线路的理论,选择与各个关节相关的位点。上下肢体治疗点多分布关节囊、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点。体表定位:髋、膝、肩、肘、踝、手和腕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等部位体表投影区。
2.3施术部位消毒治疗点区域皮肤行骨外科手术常规消毒,施术者穿戴无菌衣帽、口罩、手套,铺无菌巾,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2.4针刀术前麻醉可使用2.5~5.0g·L-1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浸润麻醉。
2.5刀具选择选用Ⅰ型3号或4号一次性无菌针刀。
2.6施术方法
2.6.1掌、指和腕关节部位病变的针刀松解对于急性期患者,可做如下治疗:(1)软组织尚未形成显著的挛缩和瘢痕,松解关节囊,使炎性液从关节腔中释放出来,恢复关节内正常的张力。操作时要避开神经和血管,针刀垂直于手指掌侧面方向,在手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囊周围切开数点,松解关节囊。在手指关节和腕关节的背侧作同样治疗。(2)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操作手法刺入,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松解。(3)在以下几个部位作纵向剥离,调节手部和腕部的电生理线路,①在上臂外侧下段,肱骨外上髁的上方,肱桡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作纵向剥离;②在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的关节部的桡侧,桡侧伸腕长肌起始部,肱桡肌的外侧作纵向剥离。
对于病情发展到慢性期的患者,特别是软组织已经形成粘连和瘢痕,关节纤维化甚至关节强直的患者,应取以下方法治疗:①对于手部关节的治疗,从受累关节的掌侧指横纹正中处进针刀,刀口线与关节纵轴平行刺入,再旋转刀口90°,使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先将关节囊切开2~3点,再沿关节间隙刺入一定深度后沿关节间隙摆动刀口,充分松解粘连的关节间隙后出针。在同一关节背侧相对应的位置将针刀刺入,方法同上。②对于腕关节的治疗,于患侧腕背侧横纹处取正中及左右等分3点,按操作常规避开神经和血管将针刀刺入,达到骨面后滑动刀刃寻找关节间隙,沿关节间隙刺入,摆动刀口充分剥离粘连组织。
2.6.2肘关节部位病变的针刀松解法对急性期患者,应做如下治疗:(1)避开肘关节的神经和血管,在肘部关节囊周围选择数点刺入,然后转动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将关节囊切开1~2刀,松解关节囊,再以手法屈伸关节,使关节内炎性液排出,降低关节内张力。(2)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将肘关节周围组织松解。(3)调节肘部的电生理线路,在以下四个位点进针刀,做纵向剥离。①在上臂外侧下端,肱骨外上踝上方,肱桡肌的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所确定的位点作沿平行于肌肉纤维、神经和血管的走向进针刀,纵向剥离;②在肱骨外上踝与桡骨的关节部的桡侧,桡侧伸腕长肌起始部,肱桡肌的外侧所确定的位点做纵向剥离;③在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第1背侧骨间肌中这个位点做纵向剥离;④在伸指总肌和固有小指伸筋之间(屈肘,掌心向下时,则在伸指总肌的桡侧)做纵向剥离。
针对慢性期患者,特别是已发生软组织严重粘连、挛缩、强直的患者,应做如下治疗:①在肘关节背面,尺骨鹰嘴正上方约1cm处定点,针刀和肱骨滑车背面呈90°角刺入,将三头肌肌腱从骨面上铲起,同时,在骨面和肌腱处摆动刀锋进行剥离。②在肱骨外上踝下缘约0.5cm处,桡侧腕伸肌腱和桡肱肌腱间隙处进针刀摆动针体,将两肌腱膜疏剥至针刀运动无阻力为度。③在尺骨鹰嘴尖部中间紧贴鹰嘴上缘进针刀,将深筋膜铲起松开。然后深入鹰嘴下缘、鹰嘴窝方向,切开剥离,将鹰嘴下滑液囊切开。④在肘内侧,肘横纹上约0.5cm正中位置定一点,可摸到肱二头肌的腱索,用拇指将二头肌腱索一侧边缘掐下,直至达骨面;此时将刀口平面紧贴拇指指甲刺入,穿过皮肤即到骨面;然后将拇指放开,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将肘内侧深筋膜铲起即可。
2.6.3肩关节部病变的针刀松解法对急性期的患者,应做如下治疗:(1)避开肩部的神经和血管,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在关节囊周围选择数点刺入,然后转到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将关节囊切开1~2刀,松解关节囊,以使关节内张力降低。(2)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将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3)调节肩部的电生理线路,取以下3个位点纵向剥离,①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处进针刀,刀口线和冈上肌纤维平行纵向剥离;②在肩胛骨肩峰的后下际,即肩关节后方的位点进针刀,刀口线和冈上肌纤维平行,作纵向剥离;③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凹陷处,三角肌上部中央处进针刀,刀口线和上肢纵轴平行,作纵向剥离。
针对已经发生关节强直的慢性期患者,需做如下治疗:于肩关节前、上、后处各取一点(分别位于肩峰及其后2~3cm、4~6cm处)将针刀刺入,刀口线与上肢纵轴平行刺入关节囊,将关节囊切开数刀,然后深入关节腔并沿关节间隙摆动,剥离粘连组织后出针。
2.6.4髋部病变的针刀松解法对急性期的患者,应做如下治疗:(1)避开髋关节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在关节囊周围选择数点刺入,然后转到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将关节囊切开1~2刀,松解关节囊,以使关节内张力降低。(2)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将髋关节周围组织松解。(3)调节髋关节的电生理线路,在以下4个点做纵向剥离,①在L2-3棘突间,脊柱外方约1.5寸做纵向剥离;②在臀部大腿外侧,大粗隆与髋臼关节上缘中间之后部(股骨大粗隆、坐骨结节和髂后上棘连成的三角形的中间部)做纵向剥离;③在股骨外侧,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髌骨下缘上7寸做纵向剥离;④在股骨前内下部,股骨内上踝上2寸,缝匠肌与股内侧肌之间这个位点做纵向剥离。
对慢性期特别是已发生关节强直的患者,应做以下治疗:患者侧卧,用Ⅱ型针刀于髋关节处取3点进针,对伸直型强直分别取股骨大转子与髂前上嵴连线的中点、股骨大粗隆纵向向上3~5cm处、以及以股骨大粗隆为圆心,以大粗隆到髂前上嵴距离的1/2为半径作圆,在与大粗隆上3~5cm点的连线呈30°夹角处定一点;而对屈曲型强直则分别取股骨大粗隆与髂前上嵴连线的外侧1/3处、大粗隆纵行向上3~5cm处及与前点对称的点。针刀刺入后沿骨面向各个方向滑动,到达关节间隙后将关节囊切开2~3个点,然后继续深入关节腔,将刀口沿关节间隙摆动,充分剥离粘连后,出针。
2.6.5膝关节部位病变的针刀松解法对急性期的患者,应做如下治疗:(1)避开膝关节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在关节囊周围选择数点刺入,然后转动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将关节囊切开1~2刀,再横向剥离,松解关节以使关节内张力降低;(2)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将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3)调节下肢的电生理线路。
对慢性期患者,特别是已发生关节强直的,需做以下针刀治疗:①分别在沿髌骨左右两侧缘中点垂直进针刀,穿过皮肤后,进行切开剥离。然后倾斜针体,将筋膜和侧副韧带剥离。②在髌骨上缘正中位置选一点,垂直进针刀,达骨面后将针体倾斜,和股骨干成50°角进行切开剥离,将髌骨上缘下面的粘连处全部松开,然后将针刀向相反方向倾斜,和髌骨面成40°角,刺入髌上囊下面,进行广泛的通透剥离。③针刀和髌韧带垂直刺入达髌韧带下面,倾斜针体,和髌韧带平面约成15°角将髌韧带和髌下脂肪垫疏剥开来。然后将针体向相反方向倾斜,将另一侧髌韧带和脂肪垫疏剥开来。最后在髌骨下1/3处的两侧边缘各取一点,垂直进针刀达骨面,将针体向髌骨外倾斜,将翼状皱襞松解。
2.6.6足和踝关节部位病变的针刀松解法对急性期的患者,应做如下治疗:(1)避开足和踝关节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在关节囊周围选择数点刺入,然后转到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将关节囊切开1~2刀,松解关节囊,以使关节内张力降低。(2)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操作方法进针刀,将足和踝关节周围组织松解。(3)调节下肢电生理线路,下肢取以下3个
位点。①在髌骨尖下2寸,腓骨小头的前下缘,腓骨长肌和伸趾总肌之间处作纵向剥离;②在足外踝上3寸,足踝关节前面横纹的中央(伸趾长肌腱与拇长伸长肌腱之间,处于小腿十字韧带中)定一点进针刀,按针刀的常规操作做纵向剥离。此处有胫前动脉,分布着腓浅神经,腓深神经。③在外踝骨中线上3寸,腓骨前缘,伸趾长肌与腓骨短肌附丽区处进刀,按针刀的常规操作进行纵向剥离。
对亚急性期或慢性期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关节强直的,应采用以下针刀疗法。①踝关节,于足背侧横纹的正中处将针刀刺入,使刀口线与下肢神经、血管走行方向平行,然后转动刀口线,使之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达到骨面后滑动寻找关节间隙刺入,然后将刀口左右摆动,切开粘连后出针。于内踝下缘入针,刀口线与肌肉走行方向一致,然后转动刀口线,使之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达骨面后向足底方向倾斜刀体并旋转刀口线90°,向上外方刺入关节腔摆动后出针。从外踝下缘入针,方法同上。经多个角度的剥离,充分将关节囊等粘连处分离开。②足底部,从受累关节的掌侧趾横纹正中处进针刀,刀口线与关节纵轴平行刺入,再旋转刀口90°,使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后,刺入一定深度后沿关节间隙摆动刀口,以充分松解粘连的关节间隙,然后出针。在同一关节的背侧相对应的位置将针刀刺入,方法同上。
2.7施术后处理针刀术后即刻出针,不需留针。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按压针孔,确定不出血后可用无菌敷料覆盖针孔。
2.8治疗周期本病一般3次为1个疗程,7d行1次针刀治疗;亦可不拘于疗程,至症状消失或好转为止。
3针刀松解术后手法治疗[7]
针刀术后应配合适当的手法治疗以增加疗效,以下手法可选择性应用。
3.1掌指、腕部关节手法针刀松解掌指和腕部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后,以手法先小幅度屈伸罹患关节后,再过度屈伸这些关节,使关节囊彻底松开,降低关节内张力,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对已经发生强直的患者,还需对抗牵引,使关节彻底松开。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