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功且幸福的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 1.具有良好的师德的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即创新培养,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1)培养孩子学会做人。要想使孩子学会做人,首先要培养孩子爱父母、爱师生、爱劳动的意识。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爱父母呢?首先,让学生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只要付出就会去爱。其次,培养孩子学会做人,不但要培养、引导他们学会爱别人,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德行教育。前不久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中国的一个博士生在日本找工作,两年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去问一个老板自己为什么找不到连专科毕业生都能做到的工作。老板说:"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当然想知道。""那到我办公室,我悄悄地告诉你,你在日本逃了三次地铁票,说明你的思想有问题,你在日本永远都找不到工作。"我想这个故事的背后就隐藏着中国教育的弊端--重智轻德,歪曲地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其实,学校教育的真正的内涵,就是教人至善。如果你有能力,没有道德,就只能是恶魔。孙中山说过:小学教师的作用,不亚于大总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孩子一生的福气。应教育孩子首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 (2)培养孩子学会生活。一位专家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合肥某小学一个班有两个孩子叫刘小。不幸的是两个刘小的妈妈都因不同的原因去世了。大刘小妈妈去世后,他生活得很好,衣食住行都能自理,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而小刘小在妈妈去世后感到生活无助,不但成绩下降了,而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能自理。原因就是妈妈生前太溺爱他了,没有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刘小之所以能生活得很好,是因为他妈妈生前教会他如何生活。因此,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培养孩子学会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培养孩子学会学习。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还有更多的不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出卖"智慧的人,点燃火把的人,不是卖知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 2.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有合作精神。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同事的坏话。要学会欣赏每个人,说每个人的好话。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通力合作。记得有一天,别人给我家送来几斤螃蟹,我随手把他们放进浴缸里。开始很担心他们会爬出来,可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他们是不会出来的。因为当一只刚想爬上沿,另一只就会立即把它给拉下来。真有意思,但不懂得他们的游戏规则。我突然想起了一位专家曾把中国文化比作螃蟹文化,彼此不懂得合作,而是相互拉后腿。因此,我们要扼杀螃蟹文化,弘扬合作和谐共进的精神。
3.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