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积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采用要求专业理论教师必须深入实践第一线进行指导的方法,促使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 2.2.3积极开展产学研开发。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专业教育和实训工厂的建设,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有关人员一起自行研制、开发、安装教学、实验设施,这样不仅为学校节约了资金,而且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合作,为教师创造了工程实践的机会和继续学习的条件,从而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到企业中聘请部分高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或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操作比武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遵循的原则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既要按照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要符合教师成长的规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遵循"五为主"的原则,一是以岗位培养为主。从"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来看,要经过实习、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教师就要相应地经历不同的岗位;从职校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来看,"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岗位不同,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要求,因此,"双师型"教师要按教学岗位培养,从而使培训内容、要求等与岗位职务规范相一致,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培训效率。二是以实践培养为主。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对专业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缺乏深度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以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三是以重点培养为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和水平往往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在对所有教师全面培养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影响一批、带动一片。四是以校本培养为主。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也是教师功成名就的舞台,"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要立足于校本,同时拓展培训途径,发挥高校、企业、行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五是以地方培养为主。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也是惠民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在地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体也是地方。地方要建立"政府统筹、部门主管、企业协作、院校实施、教师自主"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