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
(1)财务改革取得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企业改革中,财务改革内容最丰富,变化最深刻,效果最明显。从扩权让利到规范统一制度,国家财政与企业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财务改革扩大了中小企业理财自主权,促进了企业运行机制转变。特别是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为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
(2)强化管理效益提高
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真正做到面向市场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内部财务管理。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紧紧抓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这个“纲”。管理抓好了,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3)出台政策支持发展
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6月20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8条措施;1988年10月19日颁发了《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决定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1999年11月17日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10条措施。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融资困难
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相当严格,不敢轻易放款。特别是近两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大型企业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更加难以获得贷款支持。据统计,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仅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出的1/4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
(2)投资能力弱
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十分困难,银行即使同意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缩短贷款期限,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投资风险也更大。银行和企业总是尽快收回投资,中小企业难以扩展经营规模。
(3)财务控制薄弱
有些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不足或闲置;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对应收账款的挂账和回收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导致部分应收账款形成呆坏账;“重钱不重物”,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流失严重。
(4)管理者素质低管理混乱
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等问题,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融资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政策性支持融资。利用政府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融资,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科技产业化政策、国债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等。第二,创立二板市场。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将成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一条可选路径。第三,组建风险投资基金。我国应尽快成立风险研究机构,利用国内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海外资本、养老基金、社会游资以及政府提供的低息资金等,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吸引社会闲散资金,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进行投资。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