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流行文化的兴起与宣泄性文化的合法化(3)

时间:2013-09-13 16:0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刘怀光 点击:
时尚则是流行文化的表现性元素。时尚是流行文化感性特质的体现,它不追求深刻、永恒的主题,只有内心情绪通过不断翻新的花样的表达。在先锋人群中,人们追求的是前沿的时尚。从嬉皮士到时尚女装,人们通过所谓个性

  时尚则是流行文化的表现性元素。时尚是流行文化感性特质的体现,它不追求深刻、永恒的主题,只有内心情绪通过不断翻新的花样的表达。在先锋人群中,人们追求的是前沿的时尚。从嬉皮士到时尚女装,人们通过所谓个性的、领先的文化潮流的表达,实际上满足的是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缺乏自信的慰藉。而在从众的人群中,则是对时尚的追赶。无论是全民"偷菜"式的文化参与,还是追星、审丑、焦点式围观,都带有明显的大众性宣泄的特征。

  消费是流行文化的生活性元素,它具有双重的文化意义。一方面,现代流行文化是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大众的文化参与和表达的。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消费性,现代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从物的层面延伸到精神文化层面。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是现代流行文化的基本理念。人们通过消费刺激使内心深处的能量有了生活性的宣泄出口。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心情苦闷的人们也常常会借助于消费来削减内心的消极情绪。比如购物逛街,进行奢侈品消费,在花钱消费的过程中释放被压抑的感受;或海吃海喝消耗内心的能量。

  总之,流行元素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悄地以我们不宜察觉的方式消解着我们内心的各种负能量。人们借助流行元素,通过各种娱乐形式来宣泄情感上的郁闷与生理上的压抑,在欲望与压抑的永恒矛盾中,寻求心理和生理上的暂时平衡状态,获得替代性的满足。

  商业传媒是流行文化实现宣泄功能的载体。商业传媒作为一个文化互动平台,以其特有的及时方便、高度参与等优势在人们宣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容上,商业传媒本身具有市场性、商业性、娱乐性等特点,它为了迎合人们的宣泄需要,生产出更多的消费产品,进而推广给大众群体,使人们在消费这些文化产品的同时可以进行内心能量的宣泄。另外,商业传媒在大众宣泄过程中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的技术手段,使文化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内容也更加丰富。文化大众依托商业传媒获得了表达、释放个人本能感受的权利。

  现代网络传媒的出现将流行文化的宣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情绪常常受到压抑,总是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疏导和倾诉,而网络正是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即时性载体和宣泄的渠道。网络提供了多重的宣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以及跟帖等形式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自己。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放大了网络的宣泄功能。在这里,彼此都是陌生人,无关阶级与地位。人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也可以透过一些事件表达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情绪情感,甚至可以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网络中进行宣泄。与现实时空不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语言的规范性约束趋于弱化,宣泄性特征更为明显。同时,以网络围观为特征的网络实践,表达了大众的集体宣泄。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围观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指发生重大事件时网民集中关注、发帖、提供信息等网络行为。当一个网络热点出现时,大众有表达的欲求。在正义诉求的背后,对立的情绪、激烈的语言实际上表达的是大众性宣泄的需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流行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每个人都有文化表达的权利。文化大众可以借助各种流行元素宣泄身心被压抑的能量,人们的宣泄方式越来越日常化。在这种宣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中,文化话语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过去,传统的理性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都以经典、神圣、崇高作为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理性话语是文化的主流,人们的宣泄情绪都在社会的理性控制之下。而今天在流行文化中,大众借助媒体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并且宣泄性的话语逐渐成为社会的经常性语言。这种宣泄话语本身代表了一种情绪性的文化表达方式。这种情绪、宣泄性的文化本身具有一种现实的合理性,它与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性制度带来的心理压抑的宣导需要正相契合。在某种意义上,流行文化正是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性制度许可的宣泄性工具。但是,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系统,它更是一个多样性的意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理性与情欲、价值信念与世俗享乐、精英式的经典与大众式的通俗等应该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在流行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今天,文化的宣泄性特质不仅颠覆了经典文化的理性主义姿态而合法化,并且成为文化的常态。在这种情势下,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是理性的再平衡。

  注释

  ①傅守祥:《经典文化的焦虑:从精英掌控的标准到动态选择的趣味》,《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②[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第2卷,吕俊等译,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617页。

  ③④[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5、34页。

  ⑤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