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途径 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中比较可行的途径是建立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活动平台,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开展“专业实践式”的创新创业教育。 1.依托民办高校优势,改革传统教学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民办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院的整体教学体系之中,在全院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建立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运行机制。一是改革课程体系。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模式,以社会对大学生所需的思维、知识、技能为框架,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增设创业教育课程。二是专业教育渗透创业理念。加快专业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时效性,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三是拓宽实践性的活动。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性的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与创业理论相关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创业活动模拟、创业设计比赛等。 2.构建创业教育的组织架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在学院里面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创业教育组织。在学校设立创业教育中心等类似的机构来具体负责创业教育的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 3.组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创业教育的教师要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创新和开拓能力。学校可以邀请更多的校外企业家正式或非正式地参与创业教学培训、评审等活动,增加学生与他们的互动,他们自身的素质、经历和体会将更直接地被学生所借鉴。 4.搭建创业实践的平台,实施体验性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要讲求实效性。民办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学生专业创业工作室、建立与企业的对接机制等,采用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等。依托并充分利用大学的试验设备、技术、智力等创业资源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情境模拟,是学生获取和转化创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将有利于彻底革除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推动和引导高等教育改革朝着适应现代潮流的方向发展,引导和推进高校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指导大学生从实践到经验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总结和升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而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