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推动电视改革的第二屏幕

时间:2013-09-03 13:2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洪枚 点击:
第二屏幕随着便携电子设备的普及,每个家里除了电视机那个大屏幕之外,同时还亮起不少小屏幕(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人们统将其称为第二屏幕,亦被称作伴侣设备,人们在看电视时不仅能与节目互动交流,同时在这些便携设备上也会有相关的内

  第二屏幕随着便携电子设备的普及,每个家里除了电视机那个大屏幕之外,同时还亮起不少小屏幕(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人们统将其称为“第二屏幕”,亦被称作“伴侣设备”,人们在看电视时不仅能与节目互动交流,同时在这些便携设备上也会有相关的内容同步显示。

  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高德纳公司(Gartner)表示,结合人性化内容、互动应用程序和顾客参与的第二屏幕(second-screendevices)将在未来两年内加强型塑社群电视消费的行为。

  社群电视乃消费者在观赏电视的同时可以参与、沟通和互动。该机构认为,社群电视活动可为消费者提升电视体验的价值,并可借助现有的社群网络提供机会以新增用户、提升参与和开拓新的广告商机。

  高德纳总监MichaelGartenberg表示,“第二屏幕,如平板、智能手机和Ultrabook,很可能是推动社群电视体验的主要力量,因为越来越多的随身应用程序(companionapps)是为此体验而编写的。内容整合、社群互动和顾客向往方案的结合是构成社群电视体验的关键。”

  长期以来将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连结到网络的投入已经被大幅限制在相关内容网站,或是电视和机顶盒(STB)等连网设备,但上述方法皆无法为消费者体验真正的社群电视。如今这一体验的三个部分正进入经过配套软硬件整合到与完整的社群电视体验的程序中:

  1.应用Facebook与Twitter等社群工具可让公众发布并更新动态,如他们参与电视节目播放当中的实况对话等。

  2.配备提供红利回馈方案、紧密群体参与感及高度社群互动等应用程序的第二屏幕设备。

  3.通过回馈、打卡与其它游戏方法等奖励机制让用户与内容产生更直接的连结以提升顾客向往程度。

  上述长期投入的成果已开始展现于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接受意愿。相对于通过连网电视提供传统上网服务,例如:浏览网页或社群网站,消费者逐渐转向通过如平板等随身屏幕(companionscreens)以获得连网体验的好处及从事现已能实现的新活动。绝大多数的社群电视体验仅从便携式设备中的随身应用程序获得,而非借助电视或机顶盒。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Ultrabook市场的成长,以及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高接受度,加以消费社群网络的兴起与普及,已导致消费社群活动与电视观赏体验的首度整合,且目前正转型到能让硬件制造商、内容供应商与广告商利用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延伸服务。

  这位高德纳高层同时表示,“电视与影音内容供应商(如有线电视)拥有绝佳的机会,可通过社群电视接触重度用户以减少可能衍生的反感。目前正值利用该商机的大好时机,因社群电视服务尚未由任一厂商所主导,且市场距饱和仍有段距离。”

  某些服务供应商已开始接受社群连结的趋势,并增加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同一时间其他的供应商则运用社群电视以规划可以奖励观众观赏和参与内容的顾客忠诚方案。上述服务最终的结果能够帮助用户摆脱借助“时移”功能以追赶节目进度的经验,以及跳过伴随这些节目的商业广告,而回归实况播出。可以带给消费者附加价值的顾客忠诚方案尤其能够增加消费者对电视内容的参与感。

  针对社群电视体验所设计的随身应用程序,再加上具互动和控制功能的硬件配备,将增加消费者对第二屏幕的使用,此外,随着人们花费更多时间在应用第二屏幕,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感知价值。高德纳预期会见到更多设备厂商与社群电视应用程序的合作,不仅提供了内容与服务,还提供了其他硬件设备(如电视、游戏主机和音响系统等)互动与控制的功能。

  尽管社群电视会由第二屏幕设备带动,电视机预期仍会是家庭分享影音内容的主要设备。连网电视通过网络将提供消费者存取更丰富内容的渠道、分享全球影音的机会,这也会将社群电视体验由当地交友圈延伸至真正的全球范畴。如此,第二屏幕会回过头来促进更多的社群交流体验。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