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令行禁止,切切实实贯彻目标成本责任制。 3.要根据成本费用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 4.要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严格质量考核,贯彻质量否决权原则,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大成本管理。 5.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和成本汇报制度,使成本分析日益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并使好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在公司范围得到广泛使用。 6.要科学地处理好奖罚关系,制订灵活分配办法,使成本控制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联,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积极性。 三、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质量及安全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引进高素质成本管理人才,通过相关业务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成本管理实施的好坏主要落实在相关的工作人员,因此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工作水平的优劣。要想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及高技术人才,走集约化发展生产之路,通过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实现减线、减面、减人、提效,有效实现了成本下降。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总成本水平。 1.企业应正确运用质量成本这一工具,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2.应不断完善和规范企业质量成本的内容,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成本指标体系。 3.明确质量成本分析、核算的归口管理部对质量成本项目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4.应密切结合质量控制和改进活动。持续改进是企业的永恒目标。质量成本控制要寻求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安全生产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应该有效把住安全事故关,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强化安全基础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四、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施工结束后,要根据总成本计划和可控成本计划与最终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分析可采用图表等多种形式,不但要对比分析总成本,还要对工序成本进行分析,而且以工序分析为主,得出工序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1.首先分析出因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材料价格变动引起的工序单价的变动,同时收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序成本资料。 2.其次对比主观确定成本部分的工序单价,分析得出因制定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偏高或偏低的工序单价,同时积累书面资料,供日后制定同类项目成本计划时使用。 3.收集分包单位资料,并对分包商进行评价,拟定《合格分包商名录》,供日后类似项目选择分包商和制定分包成本时使用。 4.汇总分包成本及责任成本数据,经过分析筛选,供企业投标报价时参考。 五、加强宏观调控和内控,确保成本目标实现
各基层单位在总体规划框架内开展工作,根据总体布局切实制定好本单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市场规划、工作量滚动实施计划,强化计划的指导和刚性控制作用,按"全处统一计划、分区域管理"的原则,将企业二级单位处划分为职能部门、市场部和项目(工程)部,实行项目批复制度,项目部(工程部)根据每月下达的动态计划,动态编制本单位的月计划。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