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以生为本、健康第一"在选择教法上特别要注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组织教法。在准备活动中根据职高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安排结合主教材内容的游戏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大家乐起来。组织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同一个内容学生多次重复练习时,会感到枯燥无味,经常改变练习形式,可使学产生新鲜感。如耐久跑练习,改场地绕圈跑变为按其它指定路线的耐久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对角线跑等。变换环境的练习,可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越野跑、公路跑、爬山等。体育教师能广泛运用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升华。 五、要运用情感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的情感,具有激发、调动积极性的作用,推动教学目标的实施,消极的情感,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拒绝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情感还能对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起调节作用,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因此,应用情感理论来改进体育教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新颖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学生智力操作活动。教师应避免批评责难学生,即使批评是十分必要的,最好放在课后。教师要用语调和面部表情的适度变化,来加速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完成一个正确优美的动作,教师要授以肯定的目光或点头赞许。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信任、鼓励、期待的目光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教师切忌忧虑、急躁、无可奈何的情绪带进课堂。 (二)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个体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产生影响的效能。它常表现为以情育情和以情动人。所谓以情育情是指对个性的情感感染了他人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状态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常常表现为要以亲切的态度去讲解;要以优美的姿势去示范;要以敏感、微笑的态度对待偶发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得到鼓励,帮助、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结束语 以新课标理论为指导,构建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形成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学生自主练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学光.体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03.01. [2] 祝蓓里等.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198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