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人文关怀理念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2)

时间:2013-09-02 09:5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韩国栋 刘云霞 点击:
(三)肯定人的价值与多层次需求 人文关怀肯定人的价值与多层次需求。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⑧。价值体现着它们对一定的社会、阶级

  (三)肯定人的价值与多层次需求

  人文关怀肯定人的价值与多层次需求。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⑧。价值体现着它们对一定的社会、阶级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人作为一切物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和绝对的价值⑨。人的价值就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积极作用⑩。肯定他人的价值是对该人尊重、友好与真诚的一种表达。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11。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马斯洛的理论很好地支持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尊重的需求,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为学生多方面需求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产生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前进的内驱动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两股潜在的力量,一股是防卫的力量,其内在作用是个体恐惧失去安全而使他在心理上有退缩倾向,从而使个体依恋过去,不敢接受挑战,遇事逃避现实;另一股是进取的力量,其内在作用是促进个体向完美而统合的境界成长,从而使个体乐于面对现实,充满信心与朝气12。通过人文关怀学生的自我潜能得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被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的防卫的力量转变为进取力量。正如罗杰斯所指出的:"一旦真诚,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了,振奋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所得的报偿不仅在像分数和阅读成绩之类的事情上,而且也较难捉摸的事情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程度的喜爱。13"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以及流动和变化。在全面发展的状态下,人所感受到的是幸福和愉悦,是自我价值和尊严的实现和确立。14"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人文关怀理念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自主、积极、和谐、整体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主体人内驱力量推动下的发展;是人的个体、精神、文化等多方面蕴含素质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15"这段论述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业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目前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极大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倡导人文关怀的思想理念,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推动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操作能力得以提升,从而真正地保证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会存在差异,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建立在尊重个性差异及个体特殊性的基础上,教师应正视这种差异性,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些方面有些特殊而对其抱有成见,教师应该做到求同存异,敞开心扉接受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并通过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感化学生,使其认识自己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在心理产生自我完善的动力需求,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人文关怀秉承人本主义的思想理念,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执政实践经验,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及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只有用人文的视野去审视学生个体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时代脉搏",从而更好地推进人文关怀,搭建一个富有效率、充满关爱、民主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

  注释:

  ① 人文关怀.查字典.汉语词典网[EB/OL]http://www.chazidian.com/r_ci_0ac4f2531179de11b48ced3a4ee1c495/view/386423.htm.2012-06-22.

  ② 人文关怀.SOSO百科.词条编辑[EB/OL].http://baike.soso.com/v688070.htm?ch=ch.bk.innerlink.

  ③ 张明华.人文关怀让初中信息教育更有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

  ④ 代晨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J].当代人.2010(11).

  ⑤ 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

  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百度百科.词条编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09517.htm.2012-12-17.

  ⑦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⑧ 人文关怀.百度百科.词条编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4377.htm.2012-08-21.

  ⑨ 价值.百度百科.词条编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389565.htm.2013-03.

  ⑩ 人的价值.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百度知道[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1137519.Html.2011-06-18.

  11 鄢莉.基于仿生的家庭音响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9).

  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网易[EB/OL].http://lqzxjks.blog.163.com/blog/static/1617975732010376382481/view/2357.htm.2009-10-02.

  13 Rogers,C.R.(1980):A Way of Being.

  14 龙四古,李娟.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中国高考制度改革[J].新疆社科论坛.2008(4).

  15 陈微.大学生全面发展.豆丁网[EB/OL].http://www.docin.com/p-533674660.html.2012-11-22.

  参考文献:

  [1] 鲁娜娜.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改革之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

  [2] 康昆成.人性的复归,教育需要人文关怀[J].中华少年.2013(4).

  [3] 吴玉梅.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J].现代语文.2013(2).

  [4] 赵延孟.大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5] 李万莹.我国媒体在刘翔伤退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2(11).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