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材料 前的大多数建筑在主体技术上依然是采用工业化的手段,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等对于大多数建筑依然是无法替代的,工业化材料呈现出生硬、冰冷、无人情味的形态语言,即使加入了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对于空间的知觉特征来说还是一样的工业味十足,这与生态建筑应有的空间形态是格格不入的。 目前我们用自然材料与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工业化材料相结合,在营造自然生态环境设计中适当地运用工业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自然生态空间形态设计的要求。 四、营造生活情境发挥导演作用 (一)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及其特征 现代城市中人们每天过着枯燥、乏味、机器般的忙碌生活,人们渴望拥有一段享受阳光、品味香茗、聆听天籁的时间,渴望能置身于一个充满温馨和浪漫的场所,享受一份由导演精心安排的自由和幸福的氛围。设计师可以发挥导演的作用,在居室设计中,为业主创造他们渴望的生活情景。 (二)注重过程的体验 生态自然空间的营造是让人体验和享受的生活过程。这样,设计的目标就不只是创造一个结果,而应当创造一种具有参与性的过程。 在这里设计师的角色应当改变,由设计者变成引导者、组织者,他们提供给用户的是一套生活计划和方案,而不只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作品。依据这套科学、健康、生态的生活方案,业主可以自己选择设计的形式,甚至可以自己完成自己的作品。 形注重过程和体验的设计将帮助人们重新理解生活,懂得珍惜生活。在劳动体验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带来的乐趣,生活的品质得以提升。 五、显现生态自然环境 自然生态空间的营造应当运用自然生态的形式语言,创造一种视觉生态美,“显露自然”是生态语言的一种形式。“显露自然”的设计要创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态的生活环境,把生态过程呈现在人的面前,亲身体验生态生活的意义。 如果想要真正的实现自然生态设计,自然生态元素的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必须从各个方面开始,如果以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设计是硬设计,是生态设计的躯壳,那么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生态设计是软设计,是生态设计的灵魂。从以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设计到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生态设计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如今基于生活方式的生态设计已经受到人们关注,生态设计已经由一般意义的生态设计向“深生态设计”发展,前者重视技术性和经济性,后者强调价值观导向和生活方式引导。只有用“深生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来构建我们的家园,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R·凯勒特.朱强、刘英、俞来雷、俞孔坚译.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地联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 [2]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3]马春东.生态·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