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责任制的确定不明显,以至于责权不分的现象泛滥,不利于统一管理;管理者往往在管理过程中开设“一言堂”,唯亲是任,捕捉不到民主的影子;学校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不高,导致出现贪污或挪用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真正意义的展现;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过少,不利于在学生中良好形象的树立,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提高管理水平、注重教育质量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优化教师队伍
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而且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影响到全社会。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但我们也看到,受众多复杂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师德滑坡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一些学校之中。因此,抓师德建设,先要抓思想建设。先从思想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师德建设也就会水到渠成。学校应该每周都安排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2、树立典范,实现群体创优
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全员性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
3、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师德的形成是由外部的他律逐步转化为自己内部的自律。在师德建设中,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正是有效运用外部力量——他律形式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强师德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的师德工作领导小组,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为依据,结合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通过精细化管理,将师德考核、业务考核都进行量化,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个人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度,促进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
二、拓宽师德建设的途径,开展经常性的师德建设活动
1、养成习惯教育为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认为,这就是当今时代师德的基本内涵。我校把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规范作为师德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来抓,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勤管理、行为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入手,注重教师有教师样子的形象塑造,同时结合学校领导的言传身教和教师的自我教育,使得良好的师德表现在校园内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
2、课堂教学和班会课为弘扬师德的主阵地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