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范围内的一次大型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十来位教师同时讲一个内容的情况。也正是在这次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乱象”得以充分暴露——多位教师的课件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们的很多教师过于依赖和信赖网络教育资源,“拿来主义”情况严重。首先我们要注意,我们的教师绝不能成了课件的讲解员,那是对我们教师职业的亵渎。其次我们要知道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我们要有教师充分发挥自我的教学设计,这才是备课的关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如今的网络教育资源良莠不齐,并不是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所以笔者建议我们的广大教师既要广泛参考网络教育资源,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取网络资源之精华,融之以我们自己的教学智慧,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三、课件制作“手段”乱象 十多年前,当大家对计算机教学课件还是很陌生的时候,我们见到了各种形式的课件。其中包括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但后来由于制作难度和网络素材来源方面的原因,Powerpoint成为如今大家基本唯一使用的课件制作方式。于是另一个“乱象”产生了,很多教师的课件只能按指定顺序从头往下播放,中间无法改变顺序。这就直接导致我们的教师使用课件很难临场发挥。我们要知道,Powerpoint的中文名字叫电子幻灯片,它的缺陷就是几乎没有交互效果;Flash的动画效果最为突出,这也是Powerpoint很难做到的;Authorware的交互功能独具特色。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网络教育资源中有很多小插件都是用Flash制作的,恰到好处的把它们和Powerpoint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而且Powerpoint并不是真的只能按照固定顺序播放下去,我们完全可以在课件制作工程中多设计一些链接或者使用其“触发器”功能,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来灵活使用Powerpoint了。 也就是说,课件是不是很死板,关键要看制作者的制作手段。提高广大教师的课件制作和使用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涉及范围”乱象 在很多教师眼里,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利用课件上课。其实这同样是一个乱象。在备课环节我们充分参考网络教育资源,采纳网络教学素材,制定我们的教学设计,哪怕我们不用课件上课,这同样也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范畴。在检测环节,我们通过网络素材科学命题这也应该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把对学生的日常检测设计成几道灵活的选择题,然后利用智能阅卷系统进行计算机阅卷和成绩分析,这更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科学利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涉及的领域很多,我们的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增进交流,我们才能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