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在舞台美术的创作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舞台上绚丽多彩、变化莫测的灯光效果,来源于各式各样的专业灯具。电脑灯是现代舞台灯具中的一种,它特效多,使用方便。近几年,随着灯光技术的发展和戏曲艺术的提高,电脑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已经成为了现代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灯具。电脑灯以它独有的特性,强大的特效征服着导演、灯光设计和观众。在它的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灯光设计着为它所折服。对于戏曲来说,电脑灯的加入无疑给戏曲的可观性、灵活性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但是倘若在演出中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电脑灯,则会影响到戏曲表演的效果。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事例谈谈戏曲演出中运用电脑灯的利与弊。
一、戏曲演出中运用电脑灯的优势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早期它只是以演员的唱、念、做、打和基本的一桌二椅来表现它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前基本的舞台设置已不能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于是舞美、灯光等艺术形式相应的发展起来。单说灯光,起初灯光只是一个照明作用,打亮就行,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灯光作为一种戏曲语言逐渐在舞台展现了它的艺术魅力。戏曲舞台设计的要求提高了,灯具的性能也就相应的开发出来。电脑灯以它的简洁、方便、效率高、效果明显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现在,电脑等已经进本成为了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灯具,少则十几台,多则几十台。电脑灯以它独有的魅力,装饰着舞美,点缀着舞台,感染着观众。河北梆子《大都名伶》是一部新编历史剧,它用电脑灯一共三十余台,它塑造的布景绚丽,铺的灯光神秘,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视觉享受。在开场,蓝侧、逆光铺面给人以神秘感,电脑灯装饰的戏楼景给人以厚重美,一束黄色的定点光打在正中间坐椅上更增加了整个画面的神秘,烘托着周围练功的剪影,点明了戏台为中心的主题。在其结尾一场,珠帘绣和关汉卿在中心戏台悟出了人生,唱出了自己,随着他们的心情和旋律的变化,电脑灯装饰的戏楼逐渐增加着他们的亮度和色彩,一束束电脑灯编织着他们的梦,粉色的光随着他们台上台下跳动,点亮了他们的人生,感染着台下的观众,把观众带进了光里,带进了戏里,带进了他们的心里。京剧《无旨钦差》是京剧节一等奖剧目,它用了四十六台电脑灯,且电脑灯在整出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二场安德海做梦一场中,安德海坐在椅子上,一束幽暗的彩色光打在他的身上,不时变幻着颜色,透着时空的什么,点缀着主人公不定的人生。最后一场杀安德海的法场前,远处电脑灯点缀的恐怖兽头显示出阴森环境,面光一个定点,逆光三束蓝光打着舞台中心的主人公,随着情节的发展,定点光随着主人公移动,忽隐忽现的电脑灯侧逆光勾勒着刀斧手的狰狞,既显示了时政的黑暗,又突出了安德海的挣扎与徒劳无功,很好地点缀了思想、深化了主题。
二、戏曲演出中运用电脑灯的弊端
电脑灯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开拓了戏曲的空间,但是它给戏曲艺术在舞台设计上带来突破时,其弊端也逐渐显了出来,如色温高,光斑硬,与传统灯具有些不和谐。在戏曲演出过程中如果灯光设计师对电脑灯的处理不当,不但不能给观众带来很好的视觉享受,反而会给演出带来负面影响。在戏曲演出中,电脑灯的定点应用是最常见的,其特定的效果无疑能给观众带来很好的视觉冲击,但是如果与环境光处理不当,对比不合适,那将使观众感觉十分不舒服。京剧《无旨钦差》中第一场太后看戏时座椅上有个定点,由于前期基本没光,光的焦点在后区平台上,给太后一个定点提亮人物很合理,但是处理不当,光斑特明显,如果打虚,亮度不够,只能留一种,给人感觉是为了定点而是用电脑灯,不是因为剧情需要才用,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在第四场安德海在平台上上上下下,由于平台定点光与环境光不相容,从而显得人物在走的过程中明暗明显,给人以生硬的感觉。在的应用过程中,电脑灯还用于塑造环境、烘托气氛和一些特效。塑造环境和烘托气氛还好说,只是在偶尔的起光、收光过程中有点生硬感。在特效中频闪最常见,如果电脑灯与幕条之间有距离还好,如果距离过小,电脑灯的光束会给特效减色不少。河北梆子《宝莲灯》中的“宝莲灯伺候”频闪,在加入了电脑灯后,由于光离蝴蝶幕近,或明显的轮廓闪光,就给人很不协调的感觉。当然,这些不足与灯具的多少、灯位的选择及剧情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关系。
总之,电脑灯在戏曲中起到的效果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戏曲的发展它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科技将会弥补它的不足,剧情将会凸显它的优点,电脑灯将会在戏曲演出的过程中发挥它最大的能量。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