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一位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他创作的音乐吸引了众多表演者、学者以及追随者的身影,其在1919年,创作了三首带有爵士味的单簧管小品,这是其创作的生涯第一首没有伴奏的作品。本文主要对这首乐曲出现的背景和演奏与创作的风格进行分析,以便人们更好的学习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精神。
【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单簧管;小品;乐曲;表演
一、引言
在三首单簧管小品主要是以俄罗斯民间的题材与音乐的素材为基础,进而完成整个创作的过程。在对作品进行创作时,还和爵士风格与特点相结合,虽然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不是非常成熟,但是从单簧管的发展情况来看,是开辟单簧管音乐独特风格的先锋。而且,作者还将自己演奏的技巧与感受充分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立的结构,作品整篇都含有街头的娱乐歌舞与酒吧的氛围,这种形式的作品也表明了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风格出现了改变。
二、第一首单簧管小品乐曲以及表演分析
对这首作品的乐曲以及表演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对位手法又被重新应用,借助对多种不同对位手法的应用,使单簧管小品演奏的效果也更加奇特,更加美妙,在整个演奏的过程中,单簧管有四个不同的音区,每个音区的音色都会不同,通过对不同的音区中音色的选择与使用,使整个音乐小品中对比模仿的效果得到增加,借助对音色的选择进行控制,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这首作品的艺术性和生命力。
2、速度和节拍的控制。在对乐曲进行演奏时,因为单簧管的演奏并不是全部连贯的,中间有一些停顿,空闲了几拍后才会继续演奏。这时在演奏时,调整气息和控制节拍就很关键,经常有一些演奏人员演奏时对节拍和气息掌握的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的表演效果,这时的演奏就会对整个小品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定要借助节拍器对单簧管的节拍进行控制,通过使用节拍器,可以对整个作品准确的进行划分,这样就会尽可能降低演奏中的失误,比如,四分音符在节拍器上和五十二相当,八分音符就和一百零四相当,这样就可以准确划分音乐的节拍,确保整个演奏过程拥有正确的节拍,而且,也可以使演奏者对自己气息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演奏的效果比较完美。在这首小品的演奏中,斯特拉文斯基把风格与效果不同的音乐相结合,使整个作品的表达更加流畅完美,不同种类音乐之间的穿插和连接也非常顺畅,并在作品的最后,使用流畅轻快的曲调完成收尾的工作。
3、演奏中音准的问题。单簧管在吹强奏时很容易产生音量偏低现象,吹弱奏时有会出现偏高的现象,所以在整部作品的演奏中,需要准确的把握音准问题。如果选择的是A调,就要对低音E进行关注,这个音经常感觉无力,对高音调进行选择时,要对音调高低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使其一致。避免在演奏时,没有对高音低音有正确的把握,使演奏的效果出现瑕疵。
总之,这首单簧管作品在演奏时,演奏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乐曲要求演奏,还要对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注意气息和音准的调整,保证演奏的顺畅。
三、第二首单簧管小品乐曲以及表演分析
1、开始的阶段,要慢慢进入到旋律中,然后就是三个十六音符,对这些音符进行演奏时,不能演奏为三连音,第二首的结尾部分也要有两个十六音符演奏,所以在演奏开始与结束的位置,一定要准确掌握十六音符表演的技巧,重新对音符进行划分,进而保证全部演奏的完整效果,对这一演奏的过程也可以发挥承前启后作用。
2、演奏到中间的位置时,由于这首小品的风格比较欢快,具有鲜明的节奏,所以,演奏时要保证整个过程节奏的鲜明,可以将双小节线当做全休止符,然后依照后续格式表演,在加上与爵士向融合,所以下面就是一段比较俏皮、欢快的舞蹈。借助多种不同风格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乐曲演奏形式,在作品最后,演奏的难度较高,既要展示出节奏流畅与欢快,也不能有太高声音出现,这就对演奏的技巧也提出很高要求。此外,在这首乐曲的表演中,更要注意节拍和旋律的控制,其表演的力度也比第一首要强,所以要注意延长记号。
3、第二首乐曲节奏的特点。在这首乐曲内,节奏的特点是不均衡律动,但是从其早期作品或者当时作品来看,都是属于中规中矩演奏的风格与节奏的旋律。所以,第二首乐曲是作者打破了以往演奏的风格,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第二首乐曲在创作时,不断和其他形式表演的风格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格,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完全突破传统音乐风格和特点,使整个音乐作品产生了对比感,有的部位极大的降低了传统小节线,也就具有了现代音乐的特点。结尾部位,先是欢快明亮的节奏,然后是温和婉转的旋律,不同效果的处理,给观众带来特别的感受,使演奏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第三首单簧管小品乐曲以及表演分析
第三首单簧管小品在演奏时,和第一首与第二首单簧管作品有极大的差别,这首作品在演奏时,不仅使用了变化拍子,还对节奏切分与重音的记号标记有更多的关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由变奏法进行灵活使用。通过对节奏自由进行转换,实现重音的转移,虽然整个章节看上去比较乱,但是杂乱中却有完整的地方。而且,这首乐曲还增加了难度,就是全部演奏都在统一的音区内,但是要展示出不同音色的感受与氛围。对这首小品进行演奏时,其节奏不需要太快,因为这一首部分在全部三个作品中具有最多的要求,不管是从旋律、节拍还是节奏等方面都比前两首的要求多。而且,演奏的强度要需要遵守一定规则,对细节音乐进行处理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大到处理全部主题,小到处理一个具体的音节,都要按照一定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演奏的全过程,对其旋律与音乐节拍变化有更好的掌控,对整首乐曲的表演都有很好的展示,进而完美的体现出这首音乐的魅力与艺术性。
2、演奏的风格在刚开始时比较平静,整首乐曲演奏的过程都展示出俄罗斯民歌风格与特点,和第一首与第二首作品表达相比,这首作品更加方便、快捷,乍一看可能会觉得有一些突然,但是,正是这种幽默诙谐的方法,使整篇乐曲具有了不同的魅力,特别是整首作品都在统一的音区中,但是却展示出了丰富的特点,虽然其演奏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其具有强烈的起伏,整首乐曲错落有致,进而成为历史中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
总之,斯特拉文斯基第三首单簧管小品的演奏在三首中难度最大,和当时单簧管独奏的作品相比,具有更多独特的风格,整个单簧管作品表达的过程使用了很多独特的手法,不管是对位手法还是自由进行转换的变奏手法,都展示出表演的独特魅力。
五、结语
斯特拉文斯基第三首单簧管小品乐曲在创作时,对严谨的结构与创作的原则非常重视,借助音乐的结构、和声与旋律等的变化对音乐进行发展。特别是第一首与第二首作品在演奏时,更是和爵士音乐风格和特征相结合,演奏时结合了吐音区与连音线不同音乐的符号,把风格不同的音乐和单簧管音乐的创作相结合。总之,斯特拉文斯基的单簧管作品成为了当时引领时代的作品,赋予演奏者进入音乐王国的钥匙,是单簧管历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伟大变革,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对斯特拉文斯基自身音乐的发展来说,也取得非常伟大的成就,为后世的音乐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鹏.斯特拉文斯基的三首单簧管小品乐谱分析及演奏提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2):244-246.
[2]唐龙.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的创作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J].魅力中国,2013(26):107-107.
[3]令狐江波.浅谈斯特拉文斯基单簧管无伴奏《三首小品》[J].音乐大观,2014(9).
[4]陈荣鑫.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音乐分析[J].音乐生活,2009(8):42-43.斯特拉文斯基单簧管小品中的乐曲以及表演分析字数:3304来源:青春岁月2016年16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一位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他创作的音乐吸引了众多表演者、学者以及追随者的身影,其在1919年,创作了三首带有爵士味的单簧管小品,这是其创作的生涯第一首没有伴奏的作品。本文主要对这首乐曲出现的背景和演奏与创作的风格进行分析,以便人们更好的学习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精神。
【关键词】斯特拉文斯基;单簧管;小品;乐曲;表演
一、引言
在三首单簧管小品主要是以俄罗斯民间的题材与音乐的素材为基础,进而完成整个创作的过程。在对作品进行创作时,还和爵士风格与特点相结合,虽然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不是非常成熟,但是从单簧管的发展情况来看,是开辟单簧管音乐独特风格的先锋。而且,作者还将自己演奏的技巧与感受充分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立的结构,作品整篇都含有街头的娱乐歌舞与酒吧的氛围,这种形式的作品也表明了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风格出现了改变。
二、第一首单簧管小品乐曲以及表演分析
对这首作品的乐曲以及表演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对位手法又被重新应用,借助对多种不同对位手法的应用,使单簧管小品演奏的效果也更加奇特,更加美妙,在整个演奏的过程中,单簧管有四个不同的音区,每个音区的音色都会不同,通过对不同的音区中音色的选择与使用,使整个音乐小品中对比模仿的效果得到增加,借助对音色的选择进行控制,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这首作品的艺术性和生命力。
2、速度和节拍的控制。在对乐曲进行演奏时,因为单簧管的演奏并不是全部连贯的,中间有一些停顿,空闲了几拍后才会继续演奏。这时在演奏时,调整气息和控制节拍就很关键,经常有一些演奏人员演奏时对节拍和气息掌握的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的表演效果,这时的演奏就会对整个小品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定要借助节拍器对单簧管的节拍进行控制,通过使用节拍器,可以对整个作品准确的进行划分,这样就会尽可能降低演奏中的失误,比如,四分音符在节拍器上和五十二相当,八分音符就和一百零四相当,这样就可以准确划分音乐的节拍,确保整个演奏过程拥有正确的节拍,而且,也可以使演奏者对自己气息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演奏的效果比较完美。在这首小品的演奏中,斯特拉文斯基把风格与效果不同的音乐相结合,使整个作品的表达更加流畅完美,不同种类音乐之间的穿插和连接也非常顺畅,并在作品的最后,使用流畅轻快的曲调完成收尾的工作。
3、演奏中音准的问题。单簧管在吹强奏时很容易产生音量偏低现象,吹弱奏时有会出现偏高的现象,所以在整部作品的演奏中,需要准确的把握音准问题。如果选择的是A调,就要对低音E进行关注,这个音经常感觉无力,对高音调进行选择时,要对音调高低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使其一致。避免在演奏时,没有对高音低音有正确的把握,使演奏的效果出现瑕疵。
总之,这首单簧管作品在演奏时,演奏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乐曲要求演奏,还要对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注意气息和音准的调整,保证演奏的顺畅。
三、第二首单簧管小品乐曲以及表演分析
1、开始的阶段,要慢慢进入到旋律中,然后就是三个十六音符,对这些音符进行演奏时,不能演奏为三连音,第二首的结尾部分也要有两个十六音符演奏,所以在演奏开始与结束的位置,一定要准确掌握十六音符表演的技巧,重新对音符进行划分,进而保证全部演奏的完整效果,对这一演奏的过程也可以发挥承前启后作用。
2、演奏到中间的位置时,由于这首小品的风格比较欢快,具有鲜明的节奏,所以,演奏时要保证整个过程节奏的鲜明,可以将双小节线当做全休止符,然后依照后续格式表演,在加上与爵士向融合,所以下面就是一段比较俏皮、欢快的舞蹈。借助多种不同风格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乐曲演奏形式,在作品最后,演奏的难度较高,既要展示出节奏流畅与欢快,也不能有太高声音出现,这就对演奏的技巧也提出很高要求。此外,在这首乐曲的表演中,更要注意节拍和旋律的控制,其表演的力度也比第一首要强,所以要注意延长记号。
3、第二首乐曲节奏的特点。在这首乐曲内,节奏的特点是不均衡律动,但是从其早期作品或者当时作品来看,都是属于中规中矩演奏的风格与节奏的旋律。所以,第二首乐曲是作者打破了以往演奏的风格,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第二首乐曲在创作时,不断和其他形式表演的风格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格,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完全突破传统音乐风格和特点,使整个音乐作品产生了对比感,有的部位极大的降低了传统小节线,也就具有了现代音乐的特点。结尾部位,先是欢快明亮的节奏,然后是温和婉转的旋律,不同效果的处理,给观众带来特别的感受,使演奏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第三首单簧管小品乐曲以及表演分析
第三首单簧管小品在演奏时,和第一首与第二首单簧管作品有极大的差别,这首作品在演奏时,不仅使用了变化拍子,还对节奏切分与重音的记号标记有更多的关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由变奏法进行灵活使用。通过对节奏自由进行转换,实现重音的转移,虽然整个章节看上去比较乱,但是杂乱中却有完整的地方。而且,这首乐曲还增加了难度,就是全部演奏都在统一的音区内,但是要展示出不同音色的感受与氛围。对这首小品进行演奏时,其节奏不需要太快,因为这一首部分在全部三个作品中具有最多的要求,不管是从旋律、节拍还是节奏等方面都比前两首的要求多。而且,演奏的强度要需要遵守一定规则,对细节音乐进行处理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大到处理全部主题,小到处理一个具体的音节,都要按照一定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演奏的全过程,对其旋律与音乐节拍变化有更好的掌控,对整首乐曲的表演都有很好的展示,进而完美的体现出这首音乐的魅力与艺术性。
2、演奏的风格在刚开始时比较平静,整首乐曲演奏的过程都展示出俄罗斯民歌风格与特点,和第一首与第二首作品表达相比,这首作品更加方便、快捷,乍一看可能会觉得有一些突然,但是,正是这种幽默诙谐的方法,使整篇乐曲具有了不同的魅力,特别是整首作品都在统一的音区中,但是却展示出了丰富的特点,虽然其演奏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其具有强烈的起伏,整首乐曲错落有致,进而成为历史中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
总之,斯特拉文斯基第三首单簧管小品的演奏在三首中难度最大,和当时单簧管独奏的作品相比,具有更多独特的风格,整个单簧管作品表达的过程使用了很多独特的手法,不管是对位手法还是自由进行转换的变奏手法,都展示出表演的独特魅力。
五、结语
斯特拉文斯基第三首单簧管小品乐曲在创作时,对严谨的结构与创作的原则非常重视,借助音乐的结构、和声与旋律等的变化对音乐进行发展。特别是第一首与第二首作品在演奏时,更是和爵士音乐风格和特征相结合,演奏时结合了吐音区与连音线不同音乐的符号,把风格不同的音乐和单簧管音乐的创作相结合。总之,斯特拉文斯基的单簧管作品成为了当时引领时代的作品,赋予演奏者进入音乐王国的钥匙,是单簧管历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伟大变革,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对斯特拉文斯基自身音乐的发展来说,也取得非常伟大的成就,为后世的音乐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鹏.斯特拉文斯基的三首单簧管小品乐谱分析及演奏提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2):244-246.
[2]唐龙.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的创作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J].魅力中国,2013(26):107-107.
[3]令狐江波.浅谈斯特拉文斯基单簧管无伴奏《三首小品》[J].音乐大观,2014(9).
[4]陈荣鑫.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单簧管小品音乐分析[J].音乐生活,2009(8):42-4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