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关于“90后”高职生数学课堂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3-08-24 13:3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核心期刊网 点击:
本文就“90后”高职生的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研讨了如何实现数学课堂上的素质教育,提出四个观点: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的良好习惯;从态度入手,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网络入手,拓展学生的视野度;从应用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金融风暴的阴影下,“90后”学生步入高校校园。到现在“90后”学生已经完全成为高职校园的主力军,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使他们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如何抓住“90后”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全面提升,这是当前高职数学课堂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90后”高职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90后”高职生出生在通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手机、通讯网络的发展便捷了他们的学习,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学习心态和习惯。“90后”高职生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没有良好的心态和习惯,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从而导致高考的失利。在缺乏内在激励和外界环境干扰下,他们很容易自暴自弃,放弃学习。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调查:“喜欢学习”初中10.7%,高中4.3%,高职生更少。高等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既不像专业课程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也不像人文科学那么具有趣味性,同时还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解题,所以“90后”高职生的数学学习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对刚入学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态度、动机、方法、习惯及知识储备的调查中表明目前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学学习兴趣不同,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
 
  2.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生整体差异较大;
 
  3.在数学课程的后续学习过程中有畏惧心理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4.学习形成性习惯差,不能充分把握时间。
 
  二、素质教育在高职数学课堂上的实现
 
  对于高职生来说,数学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认知程度对学生的成绩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结合“90后”高职生的学生特点,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的良好习惯,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90后”高职生很多不是学不会,而是习惯不好,不会去学,慢慢地就没有了信心和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助于学生信心的培养和兴趣的树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注意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课堂学习完成的基础,教师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做到四个方面。①从宏观上数学课的整体学习特征注意习惯养成。数学课程的学习在宏观上有自己的特色之处,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认真而谨慎,教师从宏观上去要求学生,才能达到预期目标。②从微观上结合每一堂课指导学生的学习。宏观的指导决定学习方法和方向,微观的要求将会从细节上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将学习的疲态倦怠消灭在萌芽状态。③习惯养成指导要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有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习惯,我们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体指导,才能充分做到“人人教育”。④要始终把学生个体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不能泛泛而谈,做大而空的要求,要始终把每一个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去。
 
  2.从态度入手,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美国著名作家罗曼·V·皮尔的“态度决定一切”,整整感染了一代的美国人。态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良好的态度能愉悦学生的学习心理,改善学生的学生势态。教师的激情和认真的态度更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90后”学生更容易受到任课教师的态度和激情的感染。只有当一个人自己激情四射时才能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热情。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热爱,数学课程的魅力,才能清晰地传递给学生。此消彼长,就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3.从网络入手,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网络通讯的迅猛发展,手机的普及,微博成为新的交流方式,这是时代的特点。对“90后”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非常熟悉,有着丰富的网络经验,容易迷失,也欠缺专业网站的指点。教师一方面要做正确的引导和约束,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课堂的延伸。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资源网站供学生课下学习,比如建模方面的数学建模网、课程方面的中国高校数学课程网和中国数学资源网、数学应用方面的博客“数学算子的天地”。同时教师本身还可以通过BBS论坛、QQ群、博客多种网络平台和学生沟通和交流,增强学生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团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4.从应用入手,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贯穿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职教生终身教育的重点内容中的两项,是他们今后谋生的根本。“90后”高职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在数学课堂上就必须注重应用,注重实践,将实践和应用贯穿在整个数学课堂中。①实行问题式课堂教学。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以问题开堂,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②让学生做关于应用方面的团队报告。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很多是讲授和完成练习,还处于非常守旧的课堂模式。关于应用方面的报告是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分组去寻找资料,做总结报告。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开展数学建模团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工程师是研发部门的核心人物,数学建模团队可以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数学课程作为高职生专业技术学习和更高级别层次学习的敲门砖,它是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为学生的后继教育和发展提供支持力,良好的数学课堂将是数学课程传播的优秀载体。在“90后”高职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征,结合数学课程的特质,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布局,以应用作为切入点,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身教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使高职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上与高层次学历人次的竞争当中,能有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职校心理发展表征与青春期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0(04).
 
  [2]赵文博.“90后”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0(08).
 
  [3]倪曼.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4]朱梧.数学文化、数学思维和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9(03).
 
  [5]孙成喜.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调动的尝试[J].辽宁高职学报,2003(08).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