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宠儿》中塞丝的创伤与复原   

时间:2016-10-25 09:51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陈雪莹等 点击: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享誉盛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大多体现出对黑人奴隶的深切关怀。《宠儿》是莫里森长篇小说的代表之作,讲述了女主人公塞丝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而被鬼魂纠缠的故事。本文通过对塞丝创伤的症状、原因以及复原的研究,旨在探究莫里森对黑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享誉盛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大多体现出对黑人奴隶的深切关怀。《宠儿》是莫里森长篇小说的代表之作,讲述了女主人公塞丝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而被鬼魂纠缠的故事。本文通过对塞丝创伤的症状、原因以及复原的研究,旨在探究莫里森对黑人奴隶表现出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宠儿》;创伤;复原
 
  托妮·莫里森(1931~),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对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深刻反映而为人们所熟知。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所罗门之歌》(1977)、《宠儿》(1987)等。
 
  《宠儿》主要讲述了女黑奴塞丝因不忍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沦为奴隶而亲手将其杀死,并在此后一直深受精神折磨的故事。1988年她因该书获得普利策奖,1993年更凭借该书和《所罗门之歌》等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创伤理论研究先驱凯西·卡露丝指出:“创伤是对一个或几个重要事件的反映,在时间上通常滞后,表现为重复、幻想、梦幻或事件促成的思想和行为等形式”。此部小说中,黑人奴隶的创伤十分值得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塞丝,整部小说记录了她的创伤与复原。
 
  一、创伤的症状
 
  根据现代心理学创伤理论,创伤的症状大致分为三种:侵入,逃避和反映过度。纵观整部小说,关于“甜蜜之家”的记忆一直侵占着塞丝的精神。她对这部分记忆是十分抗拒的:“丹芙打听的时候,塞丝总是简短地答复她,要么就瞎编一通。”(莫里森,69)另外,反映过度的行为也存在于塞丝的生活中。比如,精神失控的她由于把鲍德温先生错认成了“学校老师”而试图杀害他。综上,塞丝确实是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二、创伤的原因
 
  首先,作为一个女黑人奴隶,她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塞丝被卖到了“甜蜜之家”。作为一名女性,塞丝承受了更多的痛苦。在塞丝的记忆中,一直有一个片段,每次回想起来,都会使她痛苦不堪:“我离开你以后,那两个家伙去了我那儿,抢走了我的奶。”(20)在塞丝怀孕的时候,不仅遭受到了“学校老师”派来的人的鞭打,还抢走了她的奶水。可见,塞丝的奴隶生活十分悲惨。
 
  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心理原因来自于塞丝亲手杀死的孩子——宠儿。宠儿出生不久,“学校老师”派人来,想要把塞丝和她的孩子们抓回去。但塞丝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过奴隶生活,所以宁愿杀死他们。两个男孩都被祖母救起来了,但是宠儿却永远地离开了母亲。这也造成了塞丝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创伤。
 
  三、创伤的复原
 
  美国创伤研究先驱朱迪思·赫尔曼在《创伤与复原》中指出,“复原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安全的建立;第二个阶段是回顾与哀悼;第三个阶段是重建与正常生活的联系。”
 
  首先,塞丝在逃出“甜蜜之家”之后,来到了124号生活。这个地方为塞丝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所。并且,保罗·D的到来填补了塞丝内心的恐慌与不安,使塞丝获得了心灵上的安全。
 
  其次,在保罗·D与宠儿到来之后,塞丝开始愿意讲述过去的事情了。保罗·D来到124号之后,塞丝难免会想起以前在“甜蜜之家”的事情。她主动向保罗·D诉说自己被抢奶水的痛苦,并且向他展示她后背上的“樱桃树”。宠儿到来之后,塞丝有了更大的转变。宠儿总是对塞丝的故事充满好奇与热情,当她询问塞丝一些事情时,塞丝惊讶的发现“自己想讲,爱讲”(69)。她一边回顾,一边哀悼自己的生活,这与她之前对待自己过去的态度有了极大地转折。
 
  最后,塞丝在丹芙、保罗·D、宠儿和黑人群体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了心理的创伤,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丹芙是一直陪伴在塞丝身边的人,并且最后也是她跑去向黑人群体求救,解救了母亲。保罗·D使塞丝第一次勇敢地面对过去,只有踏出了这一步,能够直面过去的创伤,才能为塞丝的复原提供可能性。宠儿直接将塞丝带到了最痛苦的回忆之中,却也为她的复原贡献了最大的力量。自己亲手杀死的孩子——宠儿一直是塞丝心中最巨大的创伤。宠儿来到124号后,塞丝收留她,给她讲述过去的故事,尽量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塞丝尽全力对宠儿好在一定程度上就弥补了自己对女儿深深的歉疚,使她能够走出杀死自己孩子的心灵创伤。黑人群体也给了塞丝很大的帮助。他们与塞丝有着相同的悲惨遭遇,所以更加能够相互理解。在群体的团结协作下,他们帮助塞丝驱逐了鬼魂,也帮助她重获了新生。
 
  四、总结
 
  托妮·莫里森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奴隶制带给黑人奴隶的深深的创伤。通过对塞丝的描写,莫里森向人们展示了19世纪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命运。最后,塞丝终于摆脱了鬼魂的困扰,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并从创伤之中走了出来。这也表达了莫里森希望黑人奴隶重新站起来的深切愿望,体现出了她对黑人奴隶的人文关怀。
 
  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托尼·莫里森小说的黑人女性创伤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S07
 
  【参考文献】
 
  [1]托妮·莫里森.潘岳,雷格,译.宠儿[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2]朱迪思·赫尔曼.施宏达,译.创伤与复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