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大力提高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效益   

时间:2016-10-13 10:0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杨登超 点击:
【摘要】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存在点多面广、服务对象居住分散、建设运营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诸多影响工程实施效益的问题,需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效益。 【关键词】农村文化;惠民工程;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摘要】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存在点多面广、服务对象居住分散、建设运营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诸多影响工程实施效益的问题,需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效益。
 
  【关键词】农村文化;惠民工程;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城乡文化事业,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重点难点在农村。近年来,各地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点多面广,服务对象居住分散,其建设运营涉及多个部门,存在一些影响工程实施效益的问题。
 
  一、影响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效益的问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费困难。主要是日常运营经费和开展活动经费不足,有的地方,特别是个别乡(镇)往往采取“一事一议”和“拉赞助”的办法,影响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正常运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如,有的乡村农家书屋难以为继,步入关门的境地。二是人手不足。据调查,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硬件设施齐备,但人员编制少甚至没有编制,工作人员短缺,而且其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有的乡镇就干脆派1-2位大爷大妈负责这项工作,他们面对乡镇辖区内数万甚至十多万服务对象,常常力不从心。而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全部为兼职,而且没有经济补贴,农活忙了,时间一长,就无心管理农家书屋。三是多头管理。以面向农民的图书报刊借阅为例,除了文化部门的农家书屋,还有党委系统的党员之家和廉政书屋、共青团系统的共青书屋、人武系统的民兵之家,农业、科技、科协、妇联等部门和团体也插手其中。关注农民是件好事,但多头投入,重复建设,多头管理,基层疲于应付,且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提高农村惠民文化工程效益的对策措施
 
  进一步提高农村惠民文化工程的效益,要切实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从农村惠民文化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更新工程内容,搭建网络体系,注重人才培养。
 
  1、统筹建立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新体制
 
  一是实施“十个一工程”。要以“大文化”的观念统筹整合文化资源,建立以县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为中心,以行政村为支点,以文化专业协会为纽带,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文化新体制。要统筹发展县(市、区)级公益文化事业,在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体育场)、广播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站等公共设施时,其规模和水平要考虑到当地农村情况,要明确他们担负幅射、带动、服务乡村公共文化的职责。乡(镇)文化中心综合站,应将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科技、体育等结合一体。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应当包括: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多功能影剧院,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健身房,一个电子游艺室,一个棋牌室,一个广播、电视、网络站,一个农民业余剧团,一个电影放映队,一支管理骨干队伍(文体辅导人员),称其为“十个一工程”。
 
  二是实施“五个一工程”。行政村级的文化设施,要和村党支部活动室建设结合,增设一个科学文化大院,一个篮球场,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广播电视、电脑室,叫做“五个一工程”。可以利用已被并乡并村撤掉的乡政府、村委会房产设施等闲置资源,加以改造,作为试点示范起步。另外,要加大文化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建议各级都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来抓文化建设,像重视国民教育一样来重视文化工作,要将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提高其在政府任期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2、建立经常性的经费投入机制
 
  应明确政府是文化惠民工程的主办者、财政是保障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要将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运营经费作为经常性项目,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新增投入要向农村倾斜。要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捐赠和参与城乡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议以省财政匹配分期下拨,作为对农村文化资金项目建设转移支付,由财政监督使用,进行审计监督。采取省里拿大头、县里拿小头,乡镇募集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方式,多渠道解决,日常活动经费由县级政府负责。在确立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公益性的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主体的基础上,还应发动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动集体、个人投资办文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乡镇集市和村委会所在地乃至较大的自然村,可以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发展一批文体经营户。
 
  3、提高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应明确县级文化部门作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主管部门,赋予其统一管理和运作原先分散在各级各部门资源的权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工程综合效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辖区人口,考虑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将待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同步建设。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要杜绝“花架子”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要更新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项目内容。鉴于全国多数省份已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议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更新为免收农村居民的有线电视收视费(收看收费电视除外),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这不仅有助于扩大电视媒体宣传主流文化的主导权,杜绝居民私拉乱装电视信号卫星接收器的违法行为,且能与国家财政补贴鼓励家电下乡政策产生叠加效应,进一步扩大彩电销售量和有线电视覆盖面。
 
  4、建立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长效机制
 
  一要搭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体系。要统筹城乡,组建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枢纽、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支点、以村农家书屋为触角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要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增强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容,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结构,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简化服务手续,方便农民参与。二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出实招。要根据县级公共文化机构和乡镇规模,解决县乡公益文化机构的事业编制,配齐文化专业干部。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激发生机活力。对农家书屋管理员,建议参照村级计划生育专干和司法调解员,由上级财政给予定额补贴。三要建立文化惠民工程新格局。结合县级机构改革,将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联等涉文部门合并为一家,做到党政、群团合署办公,形成对乡村文化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六位一体”新机制,以精简行政人员,提高工作效能。建立乡村文化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安排、督办有关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对乡村文化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并把它作为对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责任心强、素质高、作风正、熟悉文化工作的干部,选拔到文化部门领导岗位上来,配强文化部门领导班子。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