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世界各国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是社会发展中尤为重要的经济理论,对经济金融化、金融创新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欧美经济危机对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产生不良影响,从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对欧美经济危机进行解读,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教训。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对欧美经济危机进行有效解读;二是从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当代价值;启示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从《资本论》中的分析商品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都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解读。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欧美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从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可以对欧美经济危机进行有效解读。基于此,我国有关人员有必要对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一、从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视角解读欧美经济危机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其波及范围相对较多,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从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出发,能够对欧美经济危机加以解读,并且对我国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些许的经验借鉴。首先,经济金融化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使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率先爆发,并迅速延伸。为复苏经济,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的主张,旨在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其次,对于欧洲国家而言,推出过度福利化的政策,使欧洲国家的金融危机产生。福利社会模式构建中,国人的社会福利待遇十分优越,逐渐对政府财政危机带来巨大损失,使其不堪重负,而欧洲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一触即发。最后,欧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价格相对较高,是导致欧美国家失去价格优势的重要原因。基于此,限制企业发展,使国家经济逐渐走向萧条。就欧美国家经济危机而言,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能够发挥着重要的解读作用。
二、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对我国的启示
从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出发,对欧美经济危机进行解读后,对我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由此可见,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通过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实现供需平衡、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消费和积累的平衡、有效调节价格。
1、实现供需平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出口贸易为主,而发达国家以进口贸易为主,其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普遍在60%以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应注重开拓国内市场,以最大限度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等问题。价格、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力是影响社会需求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人们的收入,才能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利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且为其购买能力提供经济保障,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供给通常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供需平衡是实现国家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2、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从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视角看,我国相关部门人员有必要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之间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经济杠杆平衡性,促进区域经济稳步提升。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看,主要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而引起的,对实体经济产生阻碍影响。欧美国家后期实行的“去福利化”和“重振制造业”等政策,是促进实体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注重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构调整,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不断完善信用制度,有利于市场监管机制的健全和抵御虚拟经济风险隐患。
3、实现消费和积累的平衡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应实现消费和积累的均衡化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规避系列社会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积累率、投资率普遍较高的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需求增长。因此,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消费和积累的平衡,有必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既能避免过度福利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又能对劳动力价格进行合理控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稳定性因素。
4、有效调节价格
通过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可知,价格对社会资源配置有一定的调节性影响,充分发挥其价格调节功能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对于资源类产品价格而言,资源补偿、环境成本是重要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出现严重扭曲问题,使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出现失衡现象,不仅不利于国家环境资源保护,而且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所以,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价格加以调节。
三、结论
经济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只有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发展中坚持的重要理论,其中资源配置理论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危机属于全球性的,对我国经济同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相关人员有必要从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出发,对其当代价值进行挖掘,并对我国经济发展给予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张旭,袁继贤.价值与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接[J].江汉论坛,2011,02:21-24.
[2]刘骏民.经济增长、货币中性与资源配置理论的困惑——虚拟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04:43-63.
[3]刘学梅,李明,丁堡骏.对社会主义国家资源配置理论的再认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政治经济学思想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01:35-41+91.
[4]刘中起.结构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转换[J].兰州学刊,2010,02:47-5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