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关键词】师爱;师德;尊重;激励
教育工作中,为能亲自传播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工作中要给学生们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有其特有的内涵、规律和作用。下面简单谈一谈自己在工作中对师德教育的认识。
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对自己的学生极为关注。他善于发现和展示他们身上的优点,会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深深地融合在对学生的爱当中。学生的优点、点滴收获、细小进步,会使他感到欣慰和快乐,他会合理的展示他们的优点,会科学地表扬和激励他们,让他们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学生有了缺点,犯了过错,会使他苦恼、难过,他会包容、宽容他们的缺点和过错,会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他们的过错,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错要用爱的方式去处理,这样会让学生很乐意地去接受和改正,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师那份殷切的爱,就会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会把教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师爱的自然延伸。
二、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确地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都是潜力股。怎样把学生的特点展现出来,需要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一个学生如何学好,如何变得优秀,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而“教”字又包含了教师极大的爱。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关心、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发掘学生的潜能,协调班集体,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既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也是师德的最佳表现。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盲目地安排学生的职务,更不是强求,而是学着用心去观察学生,用爱去启发学生,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假设有的学生有很强的领导能力,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给学生安排组织委员的职务。这样的话,既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发挥他的特长,更能看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爱。要想管好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三、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每一位教师都熟知的一个道理:老师如果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在每新接一个班级的时候,我都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流;课间、饭后找他们说话聊天;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指导他们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坐下来陪他们谈心,耐心地说服教育;此外,体育课上、运动会上,为他们大声加油、呐喊助威;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配合。虽然嗓子会哑、会晒脱皮、会浪费很多个人时间,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了整个集体的凝聚力。
世界上唯一可以与母爱相媲美的就是教师的爱。其实,今天的师爱比母爱更理智、更博大、更富有教育的力度。教师对学生的深沉而无私的爱,在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它蕴涵着关心、理解、信任和尊重。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就要靠爱心来成就。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人格的魅力,是教师的全部,这就是说,教师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教师从自己执教的那天起,就应该爱自己的事业,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无愿无悔。
四、老师的爱要撒向每一个学生
工作中我发现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呵护,对于学困生,我们做老师的已经习惯了对他们的批评和训斥,甚至轻率的断言他们不可救药。然而,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我们的面前有一块掺着碎石的劣质土壤,它既不叫人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经过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因此教师也应当在学困生身上进行一番勘探,发现了宝藏,就会产生热爱差生的情感,也就找到了教育的方法,在世界上没有甘心落后的人,学困生的眼里也经常闪动着渴求上进的光芒,只不过这种光芒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每一个落后的学生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就如同一棵小树一样,不管它今天多么弯曲,数年之后也可能成为栋梁之材。老师的责任就是努力创造学生生长的适宜环境,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付出的不只是耐心,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爱。在我的工作中,最幸福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要知道家长之所以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们要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同时我也会给每个孩子善于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孩子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成长,作为老师对待学生应该宽容和大度,而这宽容的背后正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在工作中我发现对学生的爱不能太盲目,而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管理好学生,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很重要,要注重对学生无私的爱和情感教育,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