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普通高校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而,学校还需加强对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视,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就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探索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关注问题,音乐艺术实践有助于普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普通高校对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并未予以重视,导致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时间应用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普通高校应积极探索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路径,加强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普通高校开展音乐艺术实践的意义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对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首先,音乐艺术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虽然现阶段的音乐艺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转变的教学方法,但是仅依靠理论教学依然会使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而音乐艺术实践,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发挥,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其次,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对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也有重要意义。参与音乐艺术实践,必须能够在众多观众面前熟练展现自身表演技巧,成功完成演出,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纯熟的表演技巧,也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心态,学生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逐渐适应舞台环境,形成良好心态,并在观众和同伴的鼓励下,获得强大的自信心。
再者,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的培养目标。音乐艺术实践要求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对于喜爱的实践活动,能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情感,主动深入钻研,十分有助于其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最后,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学生生活经验和所学专业都不相同,因而对音乐的理解、表达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机会,使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实践形式,找到自己的音乐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个性的最佳发展。
二、普通高校开展音乐艺术实践的探索
1、音乐艺术教学实践
音乐艺术教学中的一些课程,本身便具有实践性,例如器乐演奏、合唱指挥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很多普通高校学生选修这一课程都是为了自娱自乐,对自己的要求仅为能够弹奏简单乐曲即可,因而对于教师所传授的专业技术、技巧并不感兴趣。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兴趣,针对性的安排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如在学习《月亮代表我的心》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左手和弦伴奏、和声变化较多伴奏等不同风格的演奏形式,使学生在实际演奏中体会演奏风格的转变方法和内在区别,引其深思,实现演奏水平的提升。或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组成四人一组,选取目前较为流行且难度不高的乐曲,请一组学生同时用右手或是左手进行四手联弹,对于演奏最为流畅准确的小组给予一定奖励。大学生竞争意识较强,并对流行乐曲十分感兴趣,对这种四手联弹的形式较为新奇,因而,这一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够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对于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音乐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
普通高校在音乐艺术教学中,大多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因而,除了必要的技能课程中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教师也应在理论教学中增加音乐艺术实践内容。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在请学生欣赏过一类风格的音乐作品后,向学生讲解这种风格音乐的形成背景,以及所欣赏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要求学生带入感情哼唱,使其深入体会音乐内涵。或是要求学生根据简单的旋律模仿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创作能力。
2、音乐艺术课余实践
课余时间也是开展音乐艺术实践的良好时机。音乐艺术课余实践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实践活动。校内音乐艺术实践主要包括社团、校内竞赛等形式。学校应加强对音乐艺术社团的支持,积极组织一些吉他社团、钢琴社团、合唱团等,并为其提供一定的活动资金和场地,对于一些学生自发组成的乐队,也应支持其举办演唱会,帮助其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意识。同时,学校也应安排教师对这些社团和乐队进行适当指导,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并与学生一同讨论表演中的动作以及演奏技巧,帮助学生突破音乐学习瓶颈,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可以安排一些音乐艺术竞赛和演出活动。例如举办“唱响青春歌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对安排专业教师充当评委和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学习热情的同时,提升其个人演唱水平和音乐素养,并使观众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在刻意选取的音乐曲目下和教师的指导建议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音乐欣赏水平的提升。再例如组织器乐合奏演出,使学生在合奏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和演奏技巧,并在激动人心的演出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音乐艺术带给自己的乐趣,获得心灵境界的升华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在校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方面,普通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演出。例如学校与媒体、敬老院、孤儿院等合作,举办“关注弱势群体公益演出”等,使学生了解音乐慰藉人心的作用,以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音乐艺术学习中。并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增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扩展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其社会经验,为其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音乐来源于民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民间艺术家”的活动,深入民间体味民间艺人的音乐人生,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并从中获取灵感,实现自身音乐艺术境界的提升。
三、结论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课程,仅依靠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普通高校应在课堂教学以及课余时间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充分发挥这一实践活动意义,通过丰富的实践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信心的增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
【参考文献】
[1]董捷.关于普通高校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2012,10(10):248-249.
[2]刘文洁.对普通高校开展音乐剧教学实践的思考[J].大舞台,2013,8(8):198-199.
[3]康瑞军.通识教育·情感体验·人格养成:普通高校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案例设计[J].音乐探索,2014,2(2):123-128.
[4]丁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质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12):95-97.
[5]韩忠岭,冷华.关注大学生音乐教育,强化艺术实践课程——由第二届大学生艺术教育研讨会引发的思考[J].乐器,2011,1(1):29-3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