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铜仁学院师范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调查,力图探寻师范生就业价值取向方面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完善我校师范生的培养制度,为帮助地方高校当代师范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价值取向;科学引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就业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大学生就业模式发生转变。尤其是师范类大学生,以前的包分配到现在的自主选择,这种情况的出现使这些师范生完全自己有能力承担起自主就业的重任,这意味着他们的择业思想正在日趋成熟。本文以铜仁学院为例,探索铜仁学院师范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问题,以期帮助他们为以后的职业树立信心和增加他们对未来前途的自信,不用再感到前途无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为其他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一、铜仁学院师范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
1、师范生存在不合理的职业定位
通过访谈得出,我校很多师范生都存在着职业定位不清、自我认识不合理的情况。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铜仁学院的很多师范生认为自己毕业出来的职业就是当老师,认为自己的职业轨道已经确定了,所以他们就没有对自己进行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然而,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师范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师范生都忽视了这点。通过访谈得出,很少有师范生对自己的职业做过规划,极少数师范生仅有一点儿规划,或没有明确的规划,大多数师范生甚至完全没有考虑过要做规划。这种状况很令人担忧。
(2)职业理想不够坚定
根据访谈结果,我校有一部分师范生是树立了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但也还有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明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为此做过打算,另外,少部分学生选择了放弃当教师而改行。总的来说,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
(3)求职目标功利化
在铜仁学院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访谈中了解到,在考虑职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优先考虑自己适合从事哪个职业、自己能够胜任哪个职业,他们通常优先考虑的是哪个职业薪酬高、待遇好,他们也不在意自己将来是否从事跟教育类有关的职业。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物质生活,什么职业并不重要。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不能忍受长期加班。就铜仁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愿意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即使是找后门,也没多大关系。而从农村来的大学生,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是以后能够在城市里找个高薪酬、待遇好的体面的工作。
2、对学校培养模式的失望与矛盾
(1)对过于强调理论灌输,忽视职业价值取向的培养模式感到失望
现在的大学生在出了校门以后大多都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从一定方面来说是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在高校,学校就应该制定全面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计划,帮助他们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纵观铜仁学院开设的课程,里面大部分都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少有关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模式,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是很容易让很多师范生在就业时会感到失望的。
(2)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脱离本土化
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注重在现代化教育方面的培养,他们接受的教育也多适用于现代化教育,如他们习惯于使用电脑、PPT等设施,在教学中会借助音频视频等等。而对于一些偏僻穷苦学校的教育方式所学的少,加上这些的地方没有现代教学设备,他们很可能无法开展工作,这导致他们在选择就业时往往更加愿意留在较发达的地方。这种教育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所以难免让学生感到失望。
3、对就业取向的自卑与迷茫
(1)过度的夸大就业困难
现在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相当惊人,而且从事师范类的学生也非常多,超过了学校对教师的需求。所以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在面临这种情况时,都会觉得就业压力大,想找到工作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师范生数量增多,各个院校的老师招聘都要求有经验,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另外,在同龄人的竞争中,铜仁学院的师范生认为自己的学历不如“211”、“985”等重点高校的师范生,在就业时存在着不利因素。在就业时如果去一个条件各方面差一点的中学教书,许多大学生又不愿意放低身份去,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学历,简直就是大材小用,所以现在他们认为就业非常困难。
(2)对自身职业取向存在自卑感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认识不全面,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在对铜仁学院师范类毕业生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他们在总体上虽然对自身职业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职业有谋生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太好,他们没有把握和信心去胜任自己的职业。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去很好的处理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去跟学生相处,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害怕自己毕业,害怕自己以后的职业状况会很窘迫。他们害怕面对父母和老师,害怕自己达不到他们的高期望,久而久之,自卑感也就越来越重。
二、铜仁学院师范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问题的原因
1、就业价值取向不坚定
铜仁学院的很多师范生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往往存在着动力缺失的状况。一方面,小部分师范生家庭状况较好,在就业时不担心也不着急找工作,缺乏积极择业的动力。另一方面,受到物质发展的冲击,大多数师范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偏向于大城市,缺乏到基层工作的动力,没有投入基层的热情。
当前,大学生择业时过于功利化,铜仁学院的师范类大学生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这一问题。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更应该考虑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为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师范生往往更多地考虑工资待遇、自身发展等因素,忽略了自身职业的理想和信念。
2、学校对师范生职业引导的缺失
当前,铜仁学院对于师范生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十分的好。具体来说,学校德育价值体系不完整、也不完善,还远远赶不上社会需要的步伐,而且现在还存在很多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许多师范生在学校接受的内容跟他们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完全没有关系,这对他们的以后,容易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学校在对师范生进行就业指导,往往会忽略这个就业指导本身存在的意义,并没有对师范生起到教育指导作用。更多的是,不断向学生灌输国家现在的就业政策和就业轨道。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于一个人影响尤为重要,有些可能会是一辈子。一个人对世界最原始的认知就是来自于家庭。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都是在家庭中慢慢树立起来的。在大学生的就业生涯中,家长的职业状况、就业价值观和自己从事职业的亲身经历往往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当前,铜仁学院师范类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方面的家庭教育显得十分缺乏。
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对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的教育很少甚至没有。家长没有转变思想观念,认为学生毕业必须在好的地方工作,不支持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在这些师范大学生刚毕业时,家长对其缺乏指导,学生本来就很迷茫,家长催促他们赶紧找到工作,使得他们不能仔细思考自己的就业意向。
三、科学引导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1、端正就业动机,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对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强调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配合的原则,引导学生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只有这样统一起来,才能让大学生在毕业以后更能适应社会。学校也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走向基层,让大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他们能够做到在社会生存中游刃有余,而不是如履薄冰。教师也要利用好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认同多种就业方式,让大学生树立职业不分贵贱的观念,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帮助大学生多多走进、多多体验这些职业,让他们明白社会生活的辛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强化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彰显为地方教育服务的精神
师范院校应该着力建立一个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完善就业指导。当然,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很重要,但是,学校要逐步从以前注重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提供就业政策信息等向以培养学生就业价值观为基本的服务转变,就业服务部门要积极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的课程的时候,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还要加强他们的就业实战经验,正确引导他们对职业价值观的看法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学校要经常采取多元化、丰富化的教育方式,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让大学生将新的职业价值观深入到他们的心里去。
3、创建合理的外部支持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支持,学校的支持对一个学生以后的就业选择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师范类的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生存技能和就业价值取向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教育学生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真正掌握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自己以后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不是只有在大城市工作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去西部和偏远地区支教,那里需要人才,多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其次是家庭的支持,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得摇篮,大学生也是从这个家庭里慢慢影响长大的。家庭成员对大学生以后的职业选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为孩子选择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从一定程度来说,家庭的支持对这些师范类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用感觉自己孤身一人,至少还有家庭的支持与陪伴。
总之,师范生职业理想的树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离不开个人的不断努力;其次,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还依赖于学校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尽管目前师范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只要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就一定能够有所改善,师范生就能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就能够成为为社会和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西彩,付俊贤.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及引导方略[J].教育与职业,2008(4).
[2]闰锋,白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大学生就业研究,2007(11).
[3]唐昆雄,扬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贵州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徐东芸.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5]余新丽,费毓芳.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6]张继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