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试解读《什么是教育》中的“陶冶”

时间:2016-09-26 08:50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陈思萌 点击:
【摘要】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的开篇就指出了教育是人类必须的文化环境,它不可或缺,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紧接着他又指出了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本文择取其中一个视角陶冶,来分析雅
  【摘要】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的开篇就指出了教育是人类必须的文化环境,它不可或缺,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紧接着他又指出了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本文择取其中一个视角——陶冶,来分析雅思贝尔斯将精神唤醒的教育理念以及我们应有的反思。
 
  【关键词】教育反思;陶冶;本真
 
  雅思贝尔斯对教育的定义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天性”。并不是每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都学到了教育的真正内涵,教育的成效不是以语言、实用技能的获得来衡量,而是培养人对于精神受震撼的内在准备。“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那么教育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呢?人们始终看不到对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现存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一味强调专业知识、技术崇拜,“对将来生活有用与未来职业做准备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因此就不断在课程中塞进更多的材料,增加专业,直到学校分裂成许多专业学校,这些专业学校都是以将来生活职业的不同认为为宗旨的。……但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须的讲座和练习,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一切学习的目标都指向了结果,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就是金科玉律,只要记住现成的知识和答案而没有思考的过程,会做题、能考出好成绩就可以,而教育本应是探索“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原本应是富于生命活力的教育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程序,这种程序化模式的教育或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及技巧从而去适应某种职业,但是也正是这种计划性教育中造就的专业技巧导致了独立思想的丧失,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不完整的,只懂得急功近利。这样的教育以物质结果为追求,对科技的投入也只是为了为一部分人谋福利,看似培养出了很多科技人才,但其实我们的科技人才十分匮乏,因为这种只是教人如何去生存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知识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收到真正的教育,因为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提高还不能算是人的陶冶,连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性的培养。”
 
  陶冶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地造就人,造就人的本质(也就是让人的本质显现出来)”。陶冶不是知识的堆积,不是占有知识,而是“相应地形成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容不得半点强制,完全靠人的自觉与自愿。陶冶是人的第二天性,“因为陶冶不是天生的,它是与传承、教育、家庭的本质有关。正是在陶冶过程中,人的内在精神才被真正唤醒。……”通过陶冶这一理性的思考过程,“受过陶冶的人不是以混乱而孤立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视角;他不是根据机械原理行事,而是出自客观的观念本真去行动。”
 
  陶冶要获得和具有历史性。“陶冶首先是以伟大人物的形象、图片的深刻直观来充盈人的灵魂……”不仅仅体现在单个的个人身上,“一个民族将陶冶的理想目标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使它具体化,这样就会出现教养和人的言行一致的仪表。”因而雅思贝尔斯很重视历史的教育作用,“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雅思贝尔斯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关于生活秩序的教育,即“礼”的教育,“领导一个民族的是礼俗而非知识。礼俗培养了整体的精神,反过来,整体的精神又赋予礼俗以灵魂,……”
 
  陶冶与古代文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谁在年轻时学过希腊和拉丁语,读过古代诗人、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并掌握了数学知识,熟悉圣经和一些本国名作家的著作,那么,他就有一个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活力,对外开放,并具有吸引一切事物的能力。”因为人类的基础是古代文化。我们不能认为那些具有真正内涵的人文主义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潮流而要被淘汰,恰恰相反,“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交给青年。”因此传授给青年的内容要包括“接受古代文化和圣经传统的熏陶……”
 
  陶冶还具有科学性。“大学教育的特色在于教育的科学性上,它强调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表现在,为了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事物,能够暂时撇开自我的价值评价,超越某一学派的一孔之见,以及自己目前意愿的局限去进行工作。科学性具有实事求是、反复推敲、对相反的可能性不断斟酌和自我批判的特性。……科学的最大特性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进行检验。”雅斯贝尔斯认为“陶冶是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形成的,而非通过人为的计划达到目标。如果通过计划,教育达到了一个远离科学的特定目标,那么就丧失了教育本真的意义。”
 
  雅思贝尔斯首先讨论了科学内涵的陶冶功能。“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截然不同,……前者经由观察和实验与自然实物接触,而后者则通过理解的途径与书籍和人交流。”“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以神话、图片、人类的精神作品和人类自身的内涵来充实人们的灵魂,这本身就已具有巨大的陶冶价值。”与精神科学相反,“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它的内涵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人们长久以来致力于研究物力和化学等能转化为实际成果的科学,但雅思贝尔斯认为我们得到的结果并不重要,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我们是如果通过实验、推理来一步步得到最终的结果的,这个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如果单纯把结果看作价值,那这就与“精神陶冶的目标背道而驰”。雅思贝尔斯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把自然科学的结果作为教条来顶礼膜拜。然后陶冶还能够促进成人教育。现存的成人教育的宗旨仅仅在于更大范围内传授知识,它始终围绕着普及率转。“而今天的问题却是,怎样从当下存在的原创性出发,为工人、职员和农民创造一种新型教育,而又不使以前的教育走样。”他还特别提出强调了了平均化教育的危害,“当人们把这种平均主义合理化,甚至为了平庸地、瞬间地接近纯粹理解力,而将贫乏的精神过程带入知识的每一种方式,这时,精神性则由于在群众中流传而坍塌。”
 
  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走上了一条弯路,就是把原本活生生的、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学生当作了工具,仿佛每一个孩子都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学校将知识灌输、复制到他们的脑中,去应付一系列的考试,得到的成绩和考入的学校、升学率成为学校最愿意看到的,那么学生的发展呢?已经被成绩和实用给淹没掉了。因此我们要如此强调教育中的陶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教育发展自己人性,而不仅仅是做题、考试的技巧,成为本真的人。
 
  【参考文献】
 
  [1]雅思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