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将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路径,以推进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校;改革;创新
伴随着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取得了进一步进展,体育教育已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教育作为民办高校结构的基础,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转变体育教学思路、方法,创新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改善当前高校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但目前较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对于课程教学仅仅是进行简单而易懂的动作指导,也没相关器材的辅助练习,完全没有将其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相结合,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民办高校占为多数,在体育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
1、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落后,内容比较繁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涉及面广,欠缺一定的深度,体育运动项目均呈现出了“蜻蜓点水”的局面,另一方面反复学习简单而易懂的教学模式,缺乏时代性、健身性和专业性。完全没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来明确对应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体操、田径、球类等项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较少,没有学生所感兴趣的项目,从而难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
2、教学形式太过单一
体育教学形式通常是技术教学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要领、动作协调性及规范性,形式太过单一。因此无法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反感心理。体育教学不仅强调的是强健学生体魄,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这样就会使大多数体育教学偏向于训练式的教学,使体育教学失去原来的魄力。
3、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作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效。然而,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素质并不高,师资力量相对不匀称,很难为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帮助。因此,民办高校领导者应重视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并结合高校现状,针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相关培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侧重对体育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
4、体育教学设施缺乏
关于高校运动场地的设施方面,随着近几年来民办高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建,民办高校将重心投入在学生教学设施方面,而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达不到现代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直接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二、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根据目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重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营造体育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上,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在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可行性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体系。体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对应的体育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2、体育课应实现全面化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是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掌握相关的体育理论内容,学会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往后展开体育锻炼,保证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纳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全面性目标。
3、改善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
现代体育教育早已实现了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教师更侧重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同时,在体育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提倡师生相互合作,进行个性化教学。体育教学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技术项目与锻炼项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加快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体育教学设施是保障和提高师资业务素质,是完成高校体育教学并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来促进体育教学,更要做好体育设备保养和管理工作。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要注重师资业务素质的提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高校应全力提供体育教师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5、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育注重教学气氛的和谐,当前的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打破过去以往呆板单一、程序化和强制化的教学方法,把现代教育的主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能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6、创新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目标
体育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身体锻炼过程,体育教学不等于强身健体,仅凭体育教学也解决不了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当前重视的问题是把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运用起来,明确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有所而获,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需领会体育教学目标从“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理论飞跃,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1)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有全面的认知,懂得健身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体育观念;(2)使学生掌握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进行锻炼;(3)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健身的能力。
三、小结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宗旨在于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将传授体育相关知识、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相结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健身的体育观念,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及个性品质,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功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方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高校体育教育具备与社会相衔接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来看,高校大学生体育技能与身心健康发展直接主导他们今后的体育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理念,形成创新思维,已终身体育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使体育宗旨、学生主体、社会需求三者紧密相连,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发展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勃,王亚芳.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新思考[J].科技信息,2012(3).
[2]谢静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
[3]王小平.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l0(1).
[4]钟振新,刘丽云.论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