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材施教是极为重要的。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方案和目标的调整,最大化的实现教学意义,其可行性为现行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学生会存在一些身体上的客观差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区别,高校体育课分层教学拟在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等差异后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依据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讨论与解决的问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在学习中我们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力争找到一种更适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素质教育理论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体育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完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契合,是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好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心理学理论依据
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和适当的减压方式来适应这种环境机制,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兴趣的减压方式,值得当代人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这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并尊重差异,是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发展的实施策略。每个学生的不同,既体现在认知方面,也表现在情感方面。就认知来说,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所以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就情感来说,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意志、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物时,做事效率会明显提高,在所从事的事物中得到的成就感也会大增,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使人们更加乐于做这些事情。焦虑,自卑,无助感都会减小。
二、高校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
1、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教学方式,其能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对职业兴趣等都有了选择性,现在的社会要求人们要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兴趣都无法挖掘和培养的人,如何能更好的立足社会。相较于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分层教学体现了人的人体主观能动性。体育是一门多功能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具有多样化。体育课分层次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个体能力,发现自己适合的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自信心,是现行体育教育模式提供的一个改革方向。
2、教育对象分层次
从小的教育环境,个人爱好等造就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过往的种种经历,塑造了他们现在的样子,有专长也有相对弱势的地方。分层次教学能针对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十分适合高校体育教学。
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类,这里的分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良中差分类,不同的组别完全不代表学生的能力,只代表学生自己个人意愿以及教师依据学生的情况给学生的建议等因素下学生的选择。第一,在体育教学大纲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教师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避免学生在后续的课程中身体受到伤害;第二,按照学生平时的一个生活习惯与运动量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选择,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体育课学习计划;第三,创立相应的兴趣小组,通过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学习心得。
3、教育目标分层次
基于不同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就某一项运动而言,此项目的特长学生,要注意发挥其优势,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同时,协助教师组织与帮助其他同学练习;对接触该运动较少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全面指导,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目标的规定,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发挥其潜力;对不太熟悉该显目的学生,教师应加倍关注,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弥补他们的薄弱环节,使他们在原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评价,要认识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因此,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及其进步的方面。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体育课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拓展学生兴趣爱好的科目,其能否科学合理的开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高校体育课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理念,正视学生的差异,同时又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发展,最大化的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做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均表明分层次教学是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是一种可行的体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延年.分组教学集体评价[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2]辛长凤.分组教学的尝试[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3]刘留,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4]万顺江,杨迎旗.动态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