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影响的现状
1.关于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受到的贸易技术壁垒的影响和现状。在贸易技术壁垒的各种情况中食品产业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影响了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例如食品残留农药、兽药残留量规定;加工中添加剂规定;对动植物虫害的相关规定;其他污染物的规定;生产、加工、卫生、安全的规定等。欧盟现有关于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20多个。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美国已制定出8100多项标准,欧盟也拥有10万多个技术标准,所涉及到的农产品占1/4,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7000多项。
根据商务部的相关调查得知,我国当前90%的农业和食品出口企业均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国外实施的技术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同时,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还表现出严重的歧视性,检验标准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畴,且禁令实施快,取消慢,千方百计将中国农产品挡在国门之外,削弱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有些国家对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实施双重检疫标准,遂使我国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公正待遇。把自己做不到的事强加给他国,尤其是不发达国家,是把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科学定论的事物用自己的法律套住,这是对欠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掠夺。
所以中国食品和农产品业由于自身产品检测并未严格要求与外界技术壁垒进行排挤,必定遭受惨痛的损失。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称,2006年中国全年出口贸易因技术性措施造成直接损失达359.20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71%。全国31.4%的出口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比2005年增长6.3个百分点。受影响较大的是机电、农食产品、化矿、塑料皮革和纺织鞋帽等行业,分别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4%、20%、23.77%、23.76%、9.30%和7.72%。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福建成为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大的五个省市。
2.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共同特点:技术法规和标准种类繁多,检验程序复杂,技术标准苛刻;将技术性标准与法规上升为国家战略,设置具有歧视性的双重标准。
3.综述我国产业遭受贸易技术壁垒原因:
(1)我国总体科技水平不高,产品标准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差甚远是我国屡遭TBT限制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工业标准约有70%~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样,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即使并非复杂、苛刻,也可以将我国出口的众多商品拒之门外。我国产品的相对弱质性、企业对TBT认识和管理不够和我国技术标准水平低使我国极易受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限制。所以与其说是国外发达国家对所有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复杂、苛刻,倒不如说是我们自己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过于落后。
(2)我国出口产品方向过于集中于美、日、欧,而这些地区的TBT措施相当复杂苛刻,这也是我国屡遭TBT限制的主要原因。我国贸易方向集中在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据相关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约75%销往美、日、欧盟国家,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贸易保护主义己成为国际贸易的趋势,并在全球经济紧缩中愈演愈烈。而且“中国威胁论”使中国遭遇更多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这三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较高,而欧盟其成员国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严格的国家,尤其在有关汽车、电机、机械和制药产业更为明显。并且美、日、欧这些经济实体不同重点、不同程度的都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日本主要集中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动植物检疫标准;欧盟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其环境意识最强,对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产品的限制很严;美国除环保方面与欧盟有相似之处,对机电产品和玩具的安全性能特别看重。
(3)世界贸易组织的《TBT协议》的内容不够完善,这是我国遭受TBT打击的一个客观原因。
(4)政府在宏观管理和调控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目前在质量管理上存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且这些标准绝大多数低于国际通用标准或与国际通用标准不接轨。政府在宏观上对企业的指导也仅仅停留在对诸如ISO9000和ISO14000等国际通用标准的宣传上,至于企业如何通过这些标准认证,政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指导措施。
三、我国应该从“紫菜案”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