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猛,2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3.4%,高额的顺差和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招致某些国家的不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用来保护本国利益的有力武器——贸易技术壁垒之间需要一场中国古书中常常提到的博弈。
二、“紫菜案”案情介绍和分析
(一)江苏省紫菜协会在日本贸易技术壁垒中的应对
江苏省作为中国条斑紫菜的主要生产区,目前所栽培的紫菜面积达10万多亩,年产紫菜标准制品共17亿枚,产值共7亿元,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90%以上的产品作为出口输送到国外,现已形成配套比较完整的产业系统。然而紫菜交易、经营太过分散,质量标准方面缺乏统一引导,紫菜的加工技术、销售价格被日本控制,导致我国紫菜的国际售价比较低。日本作为紫菜的消费大国,采取配额的分配、进口许可制度,致使我国紫菜不能直接打进日本市场,多年来的对日出口保持零记录,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危害了我国紫菜厂商利益,阻碍江苏紫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3年2月15日,南通、连云港两地的紫菜加工、生产单位、个人等主动联合起来,构建了非盈利组织,即江苏省紫菜协会,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制定了紫菜协会规章。江苏省紫菜协会成立之后,会长带领会员赴日本进行考察,收集到日本官方对紫菜进口配额情况的部分资料,认为日本对中国紫菜出口存在歧视性的贸易壁垒。
2004年2月25日,江苏省紫菜协会代表其下属的110个会员,向国家商务部申请反贸易壁垒专项调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受理了此项申请,并与日方政府部门举行了3次磋商。在前两轮磋商当中,我方主要列举了日方的紫菜进口管理措施已经对我国紫菜出口日本构成了贸易壁垒的事实和证据,而日方均以并未公布紫菜进口配额,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好沟通予以回复。10月中旬,双方又在京举行了第三次磋商并取得积极进展,日方承诺在合理期限内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方关注的问题,双方同意将就有关技术问题继续磋商。
2005年2月2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日本《经济产业公报》和《通商弘报》上刊登了经济产业省的第19号“进口通告”,通告中明确公布出日本在2005年的紫菜进口配额方案,进口通告取消了对进口干紫菜和调味紫菜原产国的限定,并载明2005年日本干紫菜和调味紫菜进口配额总量为4亿张,至此日本对中国紫菜进口关闭了20年的大门终于开启。最新的进展是,2005年中国已经从日本紫菜协会获得8000万张配额。商务部也因日方做出的积极承诺而终止了贸易壁垒调查程序,“紫菜案”至此圆满结案。
(二)对“紫菜案”的评析
“紫菜案”是我国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实施以来的首个案例。“紫菜案”的实践为我国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企业今后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江苏省紫菜协会从成立到现在,经过了反贸易壁垒调查,最终取得积极进展,这些都是紫菜生产厂商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看到进入日本市场获得的巨大利润,开始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倾向。但是,单纯依靠企业无法形成足够影响力,去敦促政府采取适当行动,也无法有效承担反贸易壁垒调查所需的巨额成本。这就要求江苏紫菜生产企业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通过集体谈判,最终创立江苏省紫菜协会,之后再通过紫菜质量标准的统一、建立内部共享信息机制,为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服务,并与政府谈判,取得反贸易壁垒调查的最终胜利。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