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类违规行为从表面上看,账务有现金调入、调出手续,并附有清机记录,但事实上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清机加钞,而是采取“续加钞”方式加钞,以“实际加钞额加自助设备账面余额”的合计数记自助设备现金调入账,以“自助设备账面余额”记现金调出账。伪造清机记录“制造”账面清机过程,使清机制度流于形式。
(四)存款替代加钞,利用员工个人账户“变通”加钞
其特点是利用员工个人账户在存取款一体机(CRS)上存款,替代加钞流程;其主要方式一是直接从柜员尾箱拿出现金利用员工账户存入CRS,再到柜台虚取现金结平柜员尾箱现金;二是通过员工账户,先从柜台支取现金后再存入CRS;三是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现金从他行取来)再通过员工账户存入CRS,之后再到柜台支取后还亲戚朋友;四是通过员工账户,从ATM取现存入CRS。
二、风险分析
(一)银行资金短期内处于失控状态
为方便自助设备加钞需求、逃避现金调拨授权管理,“超容量调拨”使得银行部分库存现金失去控制;“存款替代加钞”导致柜员尾箱现金虚存入员工或非员工账户,短时间内虚增客户存款,中途一旦资金被转移,极易产生资金风险。
(二)账款不符,存在较大操作风险隐患
柜员在没有支取凭证的情况下就将尾箱现金交给他人,账款不符,违反了出纳制度的有关规定,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
(三)无视从业禁止行为规定,破坏岗位分工等风险控制措施
个别员工无视从业禁止行为规定,利用自己本人账户违规调剂自助设备现金;甚至为逃避审计或业务检查部门的监管,改用保安、大堂经理、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及客户的个人账户,这种主观违规行为严重破坏自助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
(四)多人共同违规,内部控制措施极易失效
利用柜员账户违规操作办理自动存取款机加钞,不是单个员工就能完成,需要从其他柜员尾箱拿出现金,个别基层机构形成的惯性操作,将导致清机、加钞多个环节得不到有效控制,风险极大。
三、原因分析
(一)自助设备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
附行式自助设备管理人员均为兼职,由业务主管(或网点负责人)和柜员双人负责,且自助设备密码、钥匙须单线交接,要确保双人及时办理清机加钞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在节假日期间更是捉襟见肘。人员配备不足,也容易造成自助设备查询钞箱状态不及时,清机、加钞不及时。
(二)片面追逐多重考核指标的完成
在开机率、缺钞率、现金备付率、现金库存限额多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网点为兼顾柜面业务及自助设备所需现金,按“谨慎少量”的原则安排加钞,增大了加钞频率;在人员较紧、两名ATM兼职管理人员不能同在网点、又要确保开机率时,极少数网点采取了上述违规方式“变通”加钞。
(三)风险意识淡漠,图方便省事
相关基层营业机构管理人员及员工合规操作意识淡薄,无视清机加钞的操作流程,未能充分意识“变通加钞”带来的风险,采取通过个人账户或控制账户的方式调剂自助设备尾箱,单人即可操作,省略营业大厅清场、自助设备清机等环节。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