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社会转型和价值取向的变化,继前三次因政策影响掀起的单身浪潮后,第四次主动单身潮来袭。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接近30岁,正好成为了这轮单身潮的主流。在让更多父母忧心忡忡的同时,也误打误撞地激荡出“单身经济”的繁荣。
“单身经济”概念,源自西方经济学家F.T.McCarthy2001年在《经济学人》上最早提出的“单身女性经济”概念。脱掉女性的帽子,“单身经济”在广告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等高消费市场上表现出了充分的活力。
目前,单身群体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高收入的阶层,面对具有风险的婚姻时,他们选择成为一个稳健的投资者,转而追求物质和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类借助“单身商机”的消费品也应运而生,使得剩女宅男更加盲目地进行消费。
剩女宅男们对于婚姻风险的规避和对物质生活的追崇,使得他们前途不明。正因为此,剩女宅男们更应该早早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合理理财。这不在于能否开辟财源,而在于计划和控制消费,即不“开源”但一定要学会“节流”,适度、合理储蓄才是正道。
二、剩女宅男理财需尽早
(一)降低“单身”风险
婚姻问题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投资,包含着复杂的博弈。有的人,特别是新时代的女性,寻求的是高额的投资收益率。在社会界普遍认同按财富和地位把人分为四等:A,B,C,D。这就彰显了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现实社会。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新时代女性非常势力,其实不尽然。
假定两类单身男性:一类单身男性地位相对较低,月收入还不错,擅长理财;另一类单身男性月收入和地位都不错,但是不会理财。单纯从经济角度上考量,这两类单身男性可能并无差异,都能给予女性一定程度的生活保障。这就说明合理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在收入和地位上的不足,降低“单身”风险。
(二)缓解养老压力
这里的养老压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剩女宅男自身的养老压力,二是剩女宅男们的父母的养老压力。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3.26%,其中65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8.87%,中国已经从老龄化社会迈步进入高龄化社会。个人账户实现积累并与社会统筹基金分开管理之后,据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测算,从2001年到207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将累计高达9.15万元人民币。考虑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许多学者提出了降低中国养老保险的替代率。
养老保险替代率降低的风险,剩女宅男们更应为自己和父母购买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这就是投资中常用的方法,不让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以此来分散风险。照现在剩女宅男们的花钱方式,没有任何的积蓄,到年纪稍长成家之后,购房和抚养下一代就会显得更加艰难。由于中国“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人才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随时都可能发生失业的风险,剩男宅女们的压力就更重。这就意味着剩男宅女们得尽早理财规避养老风险。
三、“剩女宅男”变“财女财男”攻略
(一)合理利用账户里的闲钱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