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公允价值的估值与计量研究综述

时间:2013-08-23 11:11来源:未知 作者:霍爱霞 点击: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公允价值各方面的观点进行了总结论述,并从公允价值的引入,中国和国际上公允价值的发展变化两个方面对公允价值的发展过程及原因进行阐释,最后针对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
  公允价值从被引入以来,就受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地大力推广和运用。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公允价值瞬间被颠覆。公允价值到底是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羊?笔者将从公允价值的引入、初步应用、限制使用以及扩大使用这一曲折的发展历程入手,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对公允价值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看到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进入会计计量是历史必然。但是,由于公允价值自身发展存在缺陷,与高度发展的市场不适应,公允价值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针对公允价值发展的不足,提出建议与看法。
  一、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
  公允价值计量逐步被国际国内采用。目前,对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存在以下观点。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存在缺陷。帕兰登、刘友夫、潘鹏芬认为,公允价值容易诱发周期性效应以及诱发短期行为[1]。黄世忠提出公允价值会计主要通过资本监管、风险管理和市场反应三个机制传导顺周期效应的机理[1]。尹桂凤、刘宣杰、张兴东、冯建祝、程志刚[2]和吴颖慧[3]等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刘友夫、潘鹏芬[1]、程柯、陈志斌[4]认为公允价值确定过程中的缺陷:信息的不对称性,可操作性差。黄海晏[5]、王桂花[6]、尹桂凤、刘宣杰、张兴东、冯建祝以及程志刚[2]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实务运用中存在问题。公允价值不公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非但未能使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反映更为公允,反而成了资产市价暴涨暴跌的助推器。公允价值的反馈效应增强了财务报表的波动性。程柯、陈志斌[4]、尹桂凤、刘宣杰,张兴东、冯建祝,程志刚[2]以及吴颖慧[3]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中存在盈余管理问题。然而,从另一方面,杨全照和陈莉[7]指出公允价值的应用存在认识误区:公允价值应用是以牺牲信息可靠性为代价的;公允价值应用是利润操纵的根源;公允价值应用会增大企业经营风险。
  二、公允价值发展现状原因分析
  公允价值从最初引入到逐步应用的发展过程为什么呈现出上述一波三折的规律呢?
  (一)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是历史必然
  首先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成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存在必然性。会计目标的转变,由受托责任观到信息有用观的转变。受托责任观要求会计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历史成本是最好的选择;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应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而面向未来的价值计量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侧重点转变。历史成本计量提供高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高相关性。而现今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自然而然地替代了历史成本。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