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当期一次性支付给员工的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性支出确认为当期费用,借方计入管理费用,贷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补偿超过一年期限的,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在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中以折现后金额计量,辞退福利与该项金额之差,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后期支付辞退福利时,计入管理费用。在税务方面,如果履行足够的报批手续,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上,个人取得的一次性收入补偿金超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金额之外的部分,需要依照规定如实缴纳个人所得税。和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辞退补偿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操作流程和税法规定有着鲜明的差异,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错综复杂。与此同时,辞退福利的获得方式并不能够信手拈来,其确认也并不明确,在某种程度上辞退福利变相成为企业调控利润的招数。例如,调低辞退福利侵害辞退职工利益,调高辞退福利,使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二、新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进步意义
(一)微观意义
1.使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比例加大,有助于企业全方位地反映企业人工成本
原制度中,只是将职工工资总额的14%列入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将提取的福利费按其收益对象分别列入其成本费用,而如保险费、公会经费、职工教育费以及住房公积金等按工资比例计提的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直接计提当期损益,所以在产品成本核算中,人工成本的列支不完整,并且不够准确,表面看来企业人工成本非常低,但真正成本却隐藏了起来,企业实际耗用的人工成本无法真实体现,企业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失真。新准则中,清晰了职工薪酬的范围,将企业向职工支付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列入人工成本范畴。核算内容做到具体、全面和细化,使企业真实人工成本信息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出来,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产品实际价值随之有上浮趋势。让企业提供的成本及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大大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
2.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利润
新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列支,在与税法规定产生分歧时,职工福利费类的支出超出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限额的部分进行纳税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及经营成果。第二,在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中,企业要按照除辞退补偿外应向职工支付的劳务费用及其他应付职工薪酬相关内容确认为负债,依据收益对象的不同列入产品成本、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等成本或当期费用,这样将导致将原来计入期间费用的项目资本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库存商品、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有所增加,从而也会增加企业当期利润。
3.让出口企业经营观念产生改变
由于新准则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性支出列入了产品成本的人工成本当中,使人工成本提高,最终提升产品价值。进一步看,新准则的实施使得出口企业产品成本得到了提高。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出口型企业将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大幅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让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更富竞争力,为拓宽国际市场,增强国际贸易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宏观意义
1.有利于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
在过去的会计准则体系当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范畴和内涵范围比较狭窄,导致我国企业产品人工成本在财务报表列示中比重偏低,进而导致产品成本较低,这成为了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被反倾销调查的理由。在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内,新会计准则将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大,使我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向国际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靠拢,为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对反倾销调查赚足了底气。
2.有利于国家社保政策的实施
在新会计准则中,要求企业披露的职工薪酬信息更加明细、准确,这些规定促进了政府和社会大众对企业人力成本的监督和制约,降低企业欠薪和拖欠工资情况发生几率,避免企业降低员工福利和不遵守社会劳动保障政策情况的发生,维护企业职工利益,有利于国家良好地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关闭以剥削劳动力来赚取价值的企业,使我国产业结构向更有利的方向调整。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