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竞技结果轻体育精神、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只停留在身体锻炼与获得优胜的层面,很少有人把体育和“文化”一词联系起来。“强身健体”、“在比赛中多拿奖牌”似乎更符合大众认识的潮流。这一局限的认识结果,使得高校体育在发展学生体育人文素养时困难重重。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高校管理者对校园体育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以及隐含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体育制度文化的忽略。一个缺乏精神文化支撑的体育运动是不会长久的繁荣,一个缺乏精神文化的体育也不能称之为教育。虽然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一流的水准,但精神文化的建设是需要长年累月所有建设者共同的努力,它需要长期的积淀,才可能成为引领校园人不断奋进的内部动力。 六、结论 1.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建设规模和层次在近几年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大部分高校己基本建成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且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设施满意度整体较高;在校园体育宣传设施建设方面主要集中在设施的物质建设,整体宣传设施较为传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宣传设施无法在过多吸引学生的注意,设施的宣传效果较差;在体育教材方面目前体育教材版本较为陈旧,缺乏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对图书材料满意度较低。 2.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受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对竞技体育开展效应的认识上仅集中在体育兴趣、竞赛本身,缺乏对体育精神及体育理念深入的思考;在参加体育竞赛目的上,学生偏重于对竞赛成绩的关注而忽视了体育精神的领悟;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而为了改善情绪和陶冶情操的学生占总数不到一成;武汉地区高校学生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还没有形成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体育行为风尚;在知识获取上,目前体育知识传授主要集中在运动技能的传授,但学生更希望获得更多关于休闲娱乐的知识,不过两者均没有对体育理念传授引起足够重视。 3.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在体育制度方面学校对体育竞赛和体质测评有足够重视,且对其的宣传也较为到位,但是对体育人文方面的制度建设如:体育优秀奖励、校园体育规范等就略有不足;目前武汉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娱乐性轻思想性、重竞技性轻体育精神、重硬件配套轻软件建设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应通过在物质建设突出文化底蕴、体育精神建设方面强调品德培养、在体育制度建设上注重体育精神培养三个方面增强体育文化建设中教育性内容。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上要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拓宽体育课外活动,培养体育行为习惯;开展体育竞技比赛,锻炼体育竞合能力;完善体育评价机制,注重体育综合素质;建立校园体育网站,普及体育正确观念五个方面进行。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