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场地设施是为了满足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而设立,而体育宣传设施及体育音像图书资料则对学生体育观念及体育精神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较多,对体育宣传设施及体育音像图书资料的投入较少。高校对校园体育宣传设施建设无法跟上潮流;体育图书资料老旧,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者没有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武汉地区高校体育课主要以实践课程为主,理论课时严重缺失。体育理论课时减少,致使大学生不能意识和体会体育文化对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影响。高校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关于心理层面上作用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仍集中在传统的利于身体健康的层面上。 2.重娱乐性轻思想性 在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期望中可见,大学生对体育传授内容的娱乐性要求要远大于其思想性。其原因主要为: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23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大多喜欢求新求异求变,对社会、校园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和新理论新观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多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新兴运动项目,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等。对体育教师而言,为了使学生选择其课程,体育课程的内容就更加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造成了,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切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趣味为主,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体育课的教育价值被忽视。 一些高校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同与学生课余活动建设,忽视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性和思想性,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活动内容的娱乐性上,抑制校园体育文化教育性的做法不可分割。 3.重竞技结果轻体育精神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会开展各式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由于激烈的竞争性、超强的趣味性而备受大学生的喜爱,也成为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平台之一。 目前,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存在过渡重视竞技结果而忽视体育精神的现象。集中表现为校园体育竞赛只针对最后的输赢进行评判,对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体育精神缺少评判。造成这样主要原因是目前整体社会存在着重竞技体育而忽视体育精神的现象。例如媒体在体育报道中就经常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重奖牌,轻人文精神、体育精神、体育道德。 4.重硬件配套轻软件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其核心是校园精神环境。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精神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手段。但是,当前武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却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在学校看来出巨资搞体育场馆设施,既可以对外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又可以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还可以为师生创造一个学习、生活、工作的优美环境;但他们却未能深刻认识到相关体育制度规范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很多高校在物质设施建设仅仅强调其观赏性,忽视了对物质文化的精神意义的挖掘。 五、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1.旧的传统体育价值观 由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旧有的思想观念。他们对体育的认识还较多的停留在生物学层面和物质层面上,侧重于发展校园体育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忽视了校园体育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及社会意义。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武汉地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较为完善,但体育制度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就略显不足。也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导致了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视硬件设施轻软件设施的局面。 2.体育建设经费不足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体育重视程度的加强和人们对体育积极性认识的加深。武汉地区高校体育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其中包括体育硬件设施和硬件环境,这些变化首先使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层面建设得到了加强。这说明校园管理者对体育文化建设所需的体育硬件设施环境做的投入还是可以满足的。但是由于长期体育经费不足,以及旧有的观念影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当中对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等软件方面的建设资金明显不足。 3.体育师资质量偏低 体育教师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体育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文化工作的开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目前的武汉地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突出的问题:教师仅仅把体育作为一门知识和技能去传授而忽视了体育在情感,意志和良好习惯形成等方面的育人功能。这种教学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虽然标准化组织,系统化传授知识和技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太大,但它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一个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和提高同步的认识水平,忽视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提出的特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效能的发挥。 4.学生对学校体育认识局限性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