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南阳市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3-08-21 10:48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荣献 点击: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高瞻远瞩,简要论述了地震灾害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分析了南阳市地震灾害的成因,以及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依据及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阐明了防震减灾工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防震减灾与可持
  1引言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又以种种自然灾害考验着人们的生存能力。地震灾害就是长期困绕着人类的可怕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以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自然灾害便是地震。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随机性、破坏性强而预测率低使其经济、社会和环境遭受损失惨重。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和大型基础设施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人口的密集性、场地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社会的多样性,使得人类所面临的地震灾害越来越复杂和严重。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当前,我国仍处于一个地震活动高潮期。如何缓解地震灾害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使防震减灾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因此,减轻乃至战胜地震灾害,是人类社会正常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之一。在新时期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已成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多处着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率先制定了世界第一部《中国2l世纪议程》,其中,将“防震减灾”纳入《议程》,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l994年南阳被国家确定为实施中国2l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城市,几年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对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同时将此工作也纳入了《南阳2l世纪议程》和“九五”、“十五”及2010年南阳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南阳是我国地震学鼻祖张衡的故乡,在长期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对地震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了一些认识,并取得了一批有科研价值的预测、预报资料和科研成果,这些都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说明防震减灾工作在南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是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使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相适应,笔者结合本职工作,试就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2南阳市地震灾害概述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地跨华北板块和秦岭褶皱系两大地质单元,以栾川一维摩寺一新安店一线为界,以北属华北板块,以南属秦岭褶皱系,总的特点是大洋地壳经过旋回螺旋式发展,已经逐渐演化成大陆地壳。
  南阳市地处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主要处于近南北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场中,区内构造形迹的完整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多条深大断裂穿过,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主要受华北、西南地震带与中南弱地震带的影响,形成震级小、震源浅、烈度大、地震活动弱等特点。据统计,自公元前62年至2000年的2062年间,历史上曾发生破坏性地震39次,其中最早的地震记载发生在公元前62年12月(汉宣帝元康四年十一月)。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公元46年10月(东汉建武二十二年九月)的6.5级强震。最近的一次地震是2000年4月29日,内乡马山口和镇平县高丘之间发生的4.7级地震,这是南阳自1973年11月淅川宋湾5.1级震群以来最大的地震,也是河南省自1992年登封地震后发生的最大地震,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高(震中烈度6度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其破坏是比较严重的。
  由以上南阳市记载的地震灾情分析,破坏程度可分为3类:即严重破坏区、中等破坏区和轻微破坏区。同时可以看出,南阳市不但有大震背景(6.5级地震),而且不断有3.0级以上有感地震发生,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即使震级不大,也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忧患意识,使群众能够正确认识防震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