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康德与儒家思想的对

时间:2016-06-06 10:16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李珂旬 点击:
摘要:德国和中国都以其独有的哲学思想在世界享有盛名,本文选取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对话,对比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异同点。文章主要从康德与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对话,对人与自然界、善、幸福、自由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

      摘要:德国和中国都以其独有的哲学思想在世界享有盛名,本文选取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对话,对比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异同点。文章主要从康德与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对话,对人与自然界、善、幸福、自由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借此也可探寻到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社会概况,更好认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共通与互补,不断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思想文化的和谐、繁荣。

  关键词:康德思想儒家思想道德对话人的分析

  伦理道德观念是康德与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蕴含了关于做人、为人的处世准则与人的品质的养成。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探讨善、幸福与自由三者的寓意及其关联,以此来探讨康德与儒家思想的异同。

  一、善

  东西方学者都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善?如何达到善?对此,我们来探讨康德思想中的善与儒家思想中对善的理解。康德认为善来源于人的理性,称之为善良意志,善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没有人能终生行善,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人拥有自由意志,因而对善恶负有责任,但人要选择向善的方面,在“善”的选择上我们拥有自主权。他把善良意志提高到一个超越其他价值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到达至善。他曾说:“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里“心中的道德律”是指先天的道德法则或善良意志,“善良意志”即自由的、出于自我意愿的向善的意志,而不是出于某种目的的、带功利性的做善事的意志,这是道德的动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康德的善良意志(道德准则)是做其他事情的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的善主要体现在重“仁”和“礼”,曰“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干预丧失善的品质,因此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善的品质;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塑造善、达到善的品质。儒家思想中认为善是一种先天的品质但是需要后天的塑造与培养才能养成的一种品质,在塑造善的品质的过程中个人的道德修养会不断得到提升,因而个人素质不断提高。这里,我们的善不是康德所认为的一种道德准则,而是一种个人的道德品质,但是双方都认为这种“善”人具有自主选择权。

  二、幸福

  康德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我满足,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康德的思想中,幸福与道德是联系在一起的,“德行(作为得到幸福的配当)是所有向我们显现为值得想望的东西的无上条件,从而也是我们对于幸福的全部追求的无上条件,因而也就是无上的善……”他认为,幸福从属于“善良意志”即道德准则,人要从善良意志出发,以此为基础,行使自己的义务,去追求幸福,这样幸福与义务相连,即我们做了什么,去追求幸福,当我们达到幸福时,这也就是我们的一种德性,又回归到道德准则,为道德而道德,幸福是其中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中的幸福是与道德相联系的。“孔颜之乐”就是一种幸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他们不注重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注重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这就是他们的幸福,在儒家思想中,道德与幸福没有必然联系,幸福是我们不断践行道德的最终结果。

  三、自由

  对于自由问题,康德说:“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自由是有条件的自由。他认为“只有自觉遵守内心的道德律令,我们才能自由。自由决定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服从道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为所欲为的人并没有自由,因为这时你是欲望的奴隶。听任欲望驱使的人都是毫无自由的行尸走肉。”这种内心的道德律令就是康德的善良意志。对如何实现自己的自由,康德认为主要有两条途经:一是应该遵循先天理性(善良意志)为我们内心制定的道德律令或准则;二是必须遵守先天理性为我们制定的现实的社会法律。在这里,康德认为,我们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这条准则应是普遍有效的,适用于我们的需求;其次,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实现人的自由就要尊重人;要有对自由的道德限制,即“自由的自律”,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性,选择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在康德的自由思想中,充分体现了人的地位与价值,这是我们应当借鉴的。

  在儒家思想中注重国家统治的维护,因此对人的自由大多是限制的,儒家思想注重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更多的是对人的要求与规范,但是在人的学习以及对未来的追求是自由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学习上、交友上,人可以有自己的乐趣,追求自己的自由。儒家的这种伦理纲常本质是压制自由的,这符合当时维护统治的需要,才能被统治者重视。人民的自由和统治是对立的,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的稳固,统治者借助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统治人民,儒家借助统治者发展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使儒家和统治者相互受益,却使中国人无法追寻自由。

  对于善、幸福与自由三者的关系,在康德看来,如何达到幸福?就是我们践行道德,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就是我们自己拥有权力,去自主选择;善就是我们拥有自由去追求幸福。这三者是层层关联,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而儒家思想中,三者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他们最终的落脚点是维护国家统治,服务于统治阶级。

  通过康德与儒家思想的对话,我们可以更加鲜明的看到其中的不同,看到双方的优缺点,在今后研究与思想文化发展中,不断深入探究,相互借鉴,适用于本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马建省.浅析康德的幸福观[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0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